返回

第一百九十九章 万事俱备,东风将起(二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化实验。

    不是没有道理啊。

    罗耀武的思维确实足够宏远,至少并不局限眼前,也没有急着去强调结果。

    在他看来,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光这一点,就不是当下很多军官能够具备的品质。

    七月底八月初的天气,可以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了。

    尤其是正午时分,被大太阳晒着,每呼吸一口都仿佛迎面放着一个大火炉般,烤得人相当难受。

    但临近中午时,基地内一百多个人,都跟不怕热似的,聚到基地入口的地方,眺望着远处的土路。

    包括陈默也在人群当中。

    没办法,二营已经到了,他是负责迎接的人,肯定跑不了啊,再热也得扛住。

    至于基地内其他人,则是被近两个月那种封闭式管理,给折磨够呛。

    说真的。

    基地一没有代销点,二没有任何娱乐设施,这么多整天跟黄土作伴的老兵,突然被封到基地,天天上文化课。

    要不是有工程兵来去自由,天天能出去给众人带健力宝,带香烟的话,这帮老兵早就疯了。

    如今好不容易看到有新人过来,那家伙,一个个兴奋的眼珠子都快望穿了。

    人确实来了。

    141运兵车,63式装甲运兵车,96式坦克,分成三队,在远处道路上拉起漫天灰尘,浩浩荡荡的驶过来。

    “秀才,你紧张不?”裴帅军站在跟前,冷不丁的询问道。

    “紧张什么?”

    陈默有些奇怪的看了他一眼,这几把坦克营过来又不是朝基地开炮的,有啥好紧张。

    “咱们天天喊着实验,人没来实验就不算正式开始,这些人一旦到了,压力自然也就到了。”

    裴帅军幽幽的说着。

    对于这种碎嘴子,陈默也没搭理,压力这玩意可不会因为坦克连不到就会消失。

    他们两人对话的这一会功夫,基地门口外面,已经有老士官站在大路上开始打旗。

    指挥战车全部停放到基地外面。

    毕竟,里面地方有限,十来万平方米的空地听起来不小,用来跑操还行,停放一个营的装备问题也不大。

    可后续还有单位要过来,不可能都停到基地里面啊。

    伴随着指挥旗挥舞,一辆辆战车,卡车整齐的在指定位置停放。

    一辆辆战车的车门打开,人群犹如蚂蚁出穴般,齐齐涌出战车。

    “快点快点,特么的,都墨迹什么呢?”

    “老高,你特么挺尸呢,人跑哪去了?”

    “诶,诶!这呢。”

    人员刚一下车,二营长刘鸿运就开始嚷嚷着集合部队,一连长更是连跑带跳的从人群后面跑出来。

    看着人家着急忙慌的集合,基地入口处的一百多人,都忍不住嘿嘿笑了起来。

    仿佛看到别人挨收拾,对他们来讲,还挺幸福似的。

    陈默站在原地看了一会,等队伍集合后,他才快步朝着刘鸿运的位置跑过去。

    “刘营长好。”

    陈默笑着敬礼。

    “嘿嘿,秀才,人老子可是给你带来了啊。”

    刘鸿运面带笑意的回礼,而后伸手指了指跟前的队列,不用想,原本坦克营顶多160人的编制,光看方队的阵容,怕是都不止。

    七旅这是把后勤的人一块给调过来了。

    总人数整整多出来四五十都不止。

    面对信心满满的刘营长,陈默有些无奈的摸摸鼻尖,看文件这个单位一二百,那个单位一百多,数字带不来多么震撼的视觉。

    可真面对二百名战士,才能切实体会到,什么叫人多啊。

    演习的命令下达的太过仓促,基地根本来不及准备,接纳工作也非常仓促。

    连带着侦察连不少老兵都去食堂帮厨了,要不然,突然多出这么多人,凭借原来炊事班的人,怕是锅铲子舞冒烟,也供应不了这么多人的伙食。

    “刘营长,首长让我负责接待工作,外面热,咱们先进去,把各连各班人员名单再给我一份就成。”

    “好说好说!”

    刘鸿运点点头,随即面向队列道:“那什么,都别在这杵着了,各班点名后由班长带队,跟着秀陈中尉过去。”

    “老子丑话先说在前头啊,各连长都注意点纪律,这是人家学校的地方,过来不要咋咋呼呼,都老实点。”

    “一连长带队,两路纵队进去,出发!”

    刘鸿运大手一挥。

    列队的战士统一转身,陆陆续续开始进入基地。

    陈默说是负责接待,但分配宿舍,忙前忙后的活还是人家裴帅军在干。

    他所谓的接待,只接待编制,说白了,就是对照之前传真过来的人员名单,对照实际过来的人数,再统一比对,登记。

    工作不累,但也停不下来。

    毕竟,这事总不能指望张津南,罗耀武人家两个正师级的首长去干啊。

    学院牵头搞实验,体系问题就决定了中级军官断层会非常厉害。

    教员基本都是大校,学员基本都是中尉,有个别是上尉。

    鉴于这种情况,陈默可不得揽过大多数的活。

    基地内住房问题紧张,就干脆让新来的战士,两个班凑合一屋,像是坦克连那种,甚至半个连的人都挤到一间屋里去打地铺。

    不过很多战士压根不在乎。

    基地背靠陆院,资金比较雄厚,所有房间都装配空调,这玩意可不是基层部队能用得起的啊。

    在这边又不用训练,吃完了饭老老实实呆宿舍等待指令,还不用搞内务,很多战士巴不得多过几天这种舒坦的日子。

    下午五点。

    孝城高炮旅派出的高炮连,以及高射雷达连到位。

    两个连队人数更是直逼三百人,由于这个年代,陆军基本没有单独的雷达车,都是战车配装雷达系统。

    比如90式高炮装备AF902火控雷达,两个高炮连的到来,彻底将联合营防空这一块的空白,给补齐。

    晚上七点。

    机步旅的榴弹炮连抵达,这个连队人数更夸张,150人的编制,硬是来了217人,自带后勤体系。

    晚上八点。

    188师的远程火箭炮连抵达。

    这个连队几乎也有二百人,不用问原先的编制,问就是学院跟军区各单位协商的后果。

    陆院明确说过,以后会为各单位培养两批专业级士官,作为此次调兵的回报。

    那家伙,只是临时调人,还能帮人家练兵,事后还帮人家培养人才。

    这种好事,平时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人家能不积极嘛。

    到晚上九点时,一千一百多人终于勉强安顿下来。

    接待工作听起来不累,可真干的话,就知道是什么滋味了。

    一整天下来,陈默手都累酸了,一部分是因为需要不断记录,一部分是不停敬礼回礼。

    但累归累。

    当安顿好所有人,陈默走出基地,看着外面绵延几公里停放的战车群。

    在黑夜的衬托下。

    一辆辆军绿色的战车,犹如一头又一头漆黑的蛮兽在沉睡。

    陈默深呼一口气。

    强行压下心头的激荡,试点部队已经到位。

    可以说是万事俱备。

    就看接下来,这股东风刮得究竟有多强劲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