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气氛陡然一凝。
    掌管国家财政的大司农曹嵩闻听天子所言,尽管在见到一众中军的将军们齐聚时就知晓必有战事,此刻仍忍不住嘴角微抽,下意识地抬手按了按胸口,不禁觉得有些肉疼。
    罢了,好歹只是打个区区陈国,而不是北伐鲜卑。
    稍定心神,思索了一番后,曹嵩主动答道:“国库尚有79亿钱,夏收方毕,市面上的粮价并不高,近日京畿的粮价约莫是60钱一石,臣需待诸位将军拟定具体方略后,方能估算需粮几何,届时再与粮商议价,尽力压下成本。”
    曹嵩话音刚落,司空崔烈已然按捺不住,想起被囚禁的长子,猛地站起身子,额角青筋微凸,几乎是咬着牙迸出话来,道:“刘宠大逆不道,阴养死士,私扩军队,囚禁朝廷派去的国相,擅自任免县令,天子九次召见他入朝觐见,皆称病不朝!此獠……必当生擒,施以车裂之刑,以正天威,以明国法!”
    少府丞陈琳面露愤慨,朗声请命道:“臣请为讨贼檄文执笔!臣还要在《大汉邸报》上将刘宠逆行罪恶,昭告天下!”
    作为最早追随刘辩的那批元从之臣,陈琳的忠诚毋庸置疑。
    或许在处理政务的能力上,他已渐不如钟繇、董昭等同批元从,甚至后来的田丰、荀彧等人都渐渐胜过了他,但陈琳却依旧受到刘辩的重用。
    刘辩不仅将监管内帑托付于他,更是连掌管《大汉邸报》的重任也交托到他手中。
    无人确切知晓天子私库内帑里究竟有多少钱,但这几年仅仅是茶叶、糖业及众多皇室下属的酒肆、食肆等行当带来的暴利……仅仅是从天子令少府上缴朝廷的商业税数目上管中窥豹,这些朝廷重臣们也都认为“富可敌国”在天子身上也许只是对现实情况的真实描述。
    “臣今日便去宗谱之中将刘宠除名,并昭告天下废黜刘宠陈王封号。”
    宗正卿刘虞此刻亦是面沉如水,对于刘宠的恨意分毫不亚于崔烈和陈琳,好不容易迎来一位圣天子,天下稍得安定,这才安定了两年,你刘宠非要蹦跶出来闹事,搞个“新大汉”?
    刘辩听着众人你一嘴、我一句的慷慨陈词,或愤慨唾骂,或建言献策,脸上缓缓露出满意的神色。
    治大国如烹小鲜,但这锅羹汤是他这个天子与在座的群臣一同精心烹饪。
    如今正待享用,有条疯狗窜出要掀翻这口锅,还要把灶台都给砸了,谁都不会答应!
    所有人都会来打你!
    (253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