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二章:杜袭:跪“梁”不如撞“钟”,撞“钟”不如炒“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子绪,孝廉名录和策试答卷。”

    刘辩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安静,目光投向不远处埋首于案牍之中的杜袭。

    杜袭闻声,肩膀几不可察地一颤,像是被惊扰了思绪,略显慌乱地抬起头,匆忙应道:“唯!”

    随即杜袭便手脚麻利地在堆积如山的文书中,准确取出了那份春季孝廉的名录、策试答卷以及佐吏记录下的策试问答实录的卷宗。

    书令史主文书整理及归档,但书令史之间亦有高下之分,主书写章表文檄的记室令史亦然。

    刘辩御前专用的记室令史,是年仅二十五岁的胡昭。

    一手好字,是记室令史最基本的功夫。

    当朝书法造诣最深的,当属吏曹尚书梁鹄与将作大匠蔡邕。

    二人皆精于隶书,梁鹄以官体字体“八分书”闻名,蔡邕则独创了飘逸灵动的艺术字体“飞白书”。

    梁鹄与蔡邕皆曾点评,侍中寺群臣中书法最优者,莫过于胡昭与钟繇,称其“胡肥钟瘦”,即胡昭的字更豪放宽阔,钟繇的字更婉柔小巧。

    除了过人的书法造诣,胡昭性情寡言少语,机密之事不宣于口,这对于近臣而言是极为关键的品质。

    不过毛阶与和洽在这方面也不逊色于胡昭,或者说能被选入侍中寺的阁臣,保密实质上也仅仅是基本门槛。

    之所以是胡昭脱颖而出……谁让胡昭表字孔明呢?

    丞相的魅力,实在是让人难以抵挡,胡昭……也算是刘辩爱屋及乌了。

    而此刻在案前整理文书的杜袭,年仅二十三岁,则是作为刘辩的机要秘书,负责整理、归档刘辩日常批阅的文书,并将每日最紧要的事务优先呈于御案。

    杜袭其人,最得刘辩欣赏的,是他那份敢言的赤诚之心。

    杜袭出身颍川定陵名门杜氏,而杜袭又有一位名扬天下的祖父,也就是那位“忍死须臾待杜根”的主人公杜根。

    当年杜根因上疏反对邓太后长期把持朝政,触怒了邓太后,被下令用缣囊(白袋子)装着,于大殿上扑杀。

    执掌扑杀事的司扑知晓杜根是忠臣,因此私下里命扑者手下留情,而杜根在被“扑杀”后,被扔到雒阳郊外邙山附近的乱葬岗

第三百二十二章:杜袭:跪“梁”不如撞“钟”,撞“钟”不如炒“蔡”!-->>(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