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的双眼!”
    ……
    一方面,陈国峻的话有些道理。另外一方面,不相信大越的国运行吗?
    难道要他们相信,大越灭定了。他们独立于华夏的希望彻底破灭,他们的荣华富贵一切成空?
    就这样,安南朝廷计议已定。
    十日后,也就是九月二十那天,天刚放晴,安南军就出动了。
    陈守度留下一万正规军,五万辅助军队守升龙府,防备赵朔汗国的海军。
    其余,四万正规军,二十三万辅兵部队,共二十七万大军全部出动。
    他们在九百里的防线上,兵分九路,每路三万,用船只、竹筏装载,浩浩荡荡渡过富良江,向汉军发动全面反攻。
    陈国峻作为安南的皇室宗亲,就率领着三万大军。其中,正规军五千,辅军两万五千人。
    他们浩浩荡荡,向嘉林县的县城开来。
    一路之上,汉军骑兵并没有选择拦截,而是远远缀着,似乎不敢和安南军交战。
    沿途村寨,更是空无一人。
    这让陈国峻越发相信自己的判断,汉军外强中干,已经不敢和他们野战,只能死守嘉林城。
    “南国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书。如何逆虏来侵犯?汝等行看取败虚。”
    当天下午时分,三万安南军已经唱着嘹亮的战歌,士气高昂,达到嘉林城下,准备安营扎寨。
    不过,也正是在这时——
    轰隆隆~~
    嘉林城的大门开了!
    四支骑兵队伍从嘉林县的四座城门中蜂拥而出,连绵不绝,马蹄声如雷。
    功夫不大,战马奔腾,已经将陈国峻的大军,四面包围!
    毕竟,陈国郡麾下才八百骑兵,根本就无法阻止汉军这么多铁骑的合围。
    粗略估算,汉军的骑兵,达到了一万四千!
    这些人当然不都是汉军八旗,还有嘉林县的众多府兵。他们抛弃了家中的一切,只带着自己的女人来嘉林集结。
    不过,汉军的八旗兵有多余的马匹。
    而且,汉军的府兵,本来就是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有一定的骑术的。
    四个八旗千户,一万府兵,尽皆骑上了战马。
    一万四千骑兵,呼喝声声,已将三万安南军四面包围!
    “完了!”
    陈国峻面若死灰,心中暗叹。
    事实上,刚才汉军铁骑出城,他就意识到不妙了。现在,眼见这么多的汉军铁骑将他合围,更是心中丧失了一切侥幸。
    他错了!
    他完全低估了汉军的实力!
    那富良江畔,之所以能有那么多汉军铁骑巡逻,是人家真有这个实力,而不是什么虚张声势。
    还有最关键的,在平原地带以步卒为主的安南军,如何是以骑兵为主的汉军的对手?汉军甚至可以选择,没有稻田限制的地形,对他们进行一场屠杀!
    他的提议,让安南全军反击,简直是让安南军上赶着来送死!
    刚才汉军没有拦截他,也只是希望他们离着富良江远一些,让他们逃都别想逃!更是为了选择合适的地形,将他们以最小的代价歼灭!
    完了!
    安南完了!
    这二十七万大军,恐怕尽墨于此!
    “南帝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书……”
    汉军的主帅赵慕,眼见慌乱结阵的安南军,则发出一声冷笑:“撮尔小国,也配称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万邦,哪里不是华夏之属?还敢说什么‘截然定分在天书’?”
    他是赵朔的六子,赵朔和格鲁吉亚女王鲁速丹所生。
    虽然在格鲁吉亚长大,但赵朔一开始就在格鲁吉亚设置了官员,赵慕小时候就收到了华夏文化的熏陶。
    后来,因为赵赫大婚,赵慕来到了华夏中都,住了三年更增强了对华夏的归属感。
    当然了,最能增强归属感的,还是胜利。
    这次他和赵赫一起,来到安南,赵朔汗国的充沛的后勤,辉煌的胜利,更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刻赵慕浑身上下热血沸腾,要为华夏开疆拓土,高声道:“杀!全军出击,不让一个安南人漏网!”
    “是!”
    轰隆隆~~
    一万四千铁骑,趁着三万安南军立足未稳之际,从四面八方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