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着解释道。
听到这解释。
蓝玉好似明白的点了点头,但还是摆了摆手道:“得了,让我打仗我懂,让我提这些治理,我可不懂。”
“不过既然是殿下做的决定,那肯定没错。”
对于朱应,对于自己这个外甥孙,蓝玉是百分百的拥护,毫无异议的。
这就好比当初摊丁入亩之策施行时,为何淮西会主动干脆的配合,将田地分了出去,提前卖了出去,也是为了配合朱应。
因为他们很清楚一点。
朱应荣,他们荣。
朱应难,他们难。
他们淮西天生就是与朱应一体的,除非他们找死,否则他们绝对不会对朱应如何。
“既然今日都到齐了。”
“有关于往后的规划,孤也决定了。”
“正如魏国公所言,想要完全掌控鞑靼疆域,彻底化为吾大明疆域,必须采取这以夷制夷之法。”
“对于鞑靼的那些王公贵族,可用,不可深信,哪怕孤已经掌控了他们的生死,但他们也定然会有一些小动作。”
“所以,未来很多年,鞑靼人不可拥军,只能有不带甲,替吾大明管束鞑靼人的差役。”
“每一个部落所在旁边,必须建造一个据点,部落人口越多,驻军越多,据点越大。”
朱应看着眼前众将,沉声说道。
以夷制夷。
自然是让鞑靼人替大明控制鞑靼人。
先防之,待得鞑靼人真正归附之后,便可逐步放宽。
再适当一步步给鞑靼恩泽,必会让他们归附的。
毕竟。
在如今这个时代。
只要能够让人吃饱,他们就不会想那么多,谁对他们好,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自然会随之权衡。
“殿下圣明。”
“以此举,定可掌控鞑靼。”
众将齐声说道。
“鞑靼很大,王庭虽归附,但他们毕竟是部落制。”
“孤已经让那些傀儡下达命令,让其麾下部落归附,你们盯着点,倘若有什么部落不愿意归附,便动兵。”
“这些事情,你们看着办。”朱应又交代道。
“臣等领命。”众将自然是将朱应的话记在了心底。
“还有。”
“点齐三万骑战营将士,明日随孤前往与瓦剌交界边境。”
“此番鞑靼大乱,他们也趁机夺了不少疆域,如若不震慑他们,那他们就会伺机而动。”朱应话音一转,看向了蓝玉。
这四个多月来。
大明一路杀伐。
将鞑靼彻底杀破了胆。
同样。
在看到了鞑靼的处境后,瓦剌和兀良哈两个与鞑靼同根同源的部落可没有闲着,并不是出兵来支援鞑靼对抗大明,而是趁着这机会夺原本属于鞑靼的疆域,牧场和人口。
这些。
朱应已然将之视为大明的了,岂能让他们所夺?
“殿下。”
“三万骑兵少了吧?”
“骑战营如今还有七万将士,全部调动,压上去,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蓝玉开口说道。
“三万骑兵,足矣。”
“有鞑靼为前车之鉴,他们不敢太过。”
“如今我大明吞下鞑靼就要消耗诸多国力,还是要一步步来,对瓦剌和兀良哈先以震慑为主,待得将鞑靼疆域彻底消化之后,便对付这两部,彻底将北疆草原纳为我大明疆域,成为我大明的牧场。”朱应沉声说道。
“臣明白了。”蓝玉重重点头。
随后。
朱应背负着手,缓步走动,目光落在了这山巅所在的石壁上。
“这狼居胥山,往后便真正属于我大明的了。”
“此地,当有烙印。”
朱应凝视着这石壁,随之,握住了腰间的凌霜剑。
继而一步上前,猛地跃起,整个人也是凌空而起,手中剑动。
只看到石壁之上的剑气纵横。
众将目瞪口呆看着朱应超越凡人的跃空数丈而起,全部都惊了。
待得朱应落地。
随手一挥,一股内力震空而出。
石壁之上的灰尘一震,碎屑掉落。
四个字便呈现在了众将的眼中。
“天朝大明!”
便是这四个,深刻烙印在了石壁之上,或许未来想要将这字抹除都需要将整个山壁都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