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7章 二子出世,天赋【武】!取名朱文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道。

    “太孙殿下真乃天命之人啊。”

    “传国玉玺竟然都被太孙给带回来了。”

    “天命眷顾啊。”

    ……

    众大臣你一句我一句的说道,充满了惊骇。

    传国玉玺对于华夏国度的意义,自是无需多言。

    时间一转。

    京都各处府衙之中。

    来了礼部与吏部下发的圣旨。

    一则。

    便是大明朝廷命官俸禄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倍。

    二则。

    便是年终恩赏,每一部,每一职权部门,乃至于每一个府域择选出五十个人,政绩突出,恩赏俸禄。

    “皇上圣明,太子圣明,太孙圣明。”

    “俸禄递增一倍,以后日子真的可以过好了。”

    “是啊。”

    “以前那俸禄还要省着用,如今多了一倍的俸禄,家里的婆娘终于可以有更多的花销了。”

    “年终俸禄,政绩突出者恩赏一年的俸禄,由皇家产业赋予,这肯定是太孙殿下的手笔。”

    “必然啊。”

    “自太孙处置政务后,定下了多少有利于大明的国策,如今想来也不例外。”

    “除此外。”

    “还有供养皇族宗室的供养钱银,以后皇族宗室供养与国库无关,由太孙创建的皇家产业供养,年满十五岁皇族,不再供养,十五岁之下则是供养至十五岁为止,而封国内只有藩王能够得到供养,甚至于供养银子都减半了。”

    “太孙英明啊。”

    “当日就揭开了皇族宗室的弊端,必会拖垮大明的国本,如今这一改变,必会让大明国力变得更为强盛。”

    “太孙自民间归来,深知民间疾苦与国之根本,当真是大明之幸,大明万民之幸啊。”

    “对啊,太孙不仅体恤万民,更体恤我等为大明效力臣子,圣旨上说了,如今涨幅一倍的俸禄,待得大明国力强盛,俸禄还会涨。”

    ……

    应天府的诸多府衙内。

    自然是让所有的官吏全部都喜不自胜。

    当然。

    不仅仅是官吏,还有为朝廷效力的衙役,他们的俸禄自然也是得到了一倍增长。

    这是真正的恩泽大明的官吏。

    不过。

    在另一道圣旨下。

    皇族宗室供养的改变,这对于藩王而言,绝对不是好事。

    此刻在他们的王府内,已经是暗骂不断了。

    “该死的朱雄英。”

    “好狠啊。”

    “供养减半也就罢了,往后我们子孙供养只能供至十五岁,十五岁之上不再供养。”

    “如今父皇还在他就敢如此,等以后父皇不在了,他绝对会拿我们开刀。”

    “该死啊。”

    “苍天无眼,为何要让这该死的朱雄英活过来?”

    对于那些藩王而言,此刻怒骂不断。

    这是他们的利益受损,大损。

    随着这国策的改变。

    未来他们的日子不会像以前那般奢靡好过了,而且未来他们归于封国之后,虽然名义上是藩王,可实则却变成了吉祥物,不再拥有权柄了。

    不过。

    他们这些怒骂的话,也根本不敢在朱应面前来造次。

    只能关闭府门暗骂几句罢了。

    随着这两道圣旨的颁布。

    虽然不是真正影响民生的,但对于整个大明而言,绝对会起到不小的用处。

    文渊阁!

    “反响如何?”

    看着朱标走来,朱元璋直接问道。

    “各府衙内的官吏宛若过年,皆是极为高兴。”

    “只不过王府内,我刚刚询问了蒋瓛,我的那些弟弟们颇有微词,甚至都怒骂起雄英了。”朱标十分平静的说道。

    显然。

    从朱标这毫无波澜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一点,他对那些弟弟们已经不像是以前那样看重,更没有对他们再太过亲近,显然是被朱棣给伤到了。

    如今的他,只有以人君身份去面对他们。

    听着朱标所言。

    朱元璋点了点头,随后道:“再过一些时日,让他们滚回封地吧,不要在咱面前碍眼了。”

    “雄英说的对。”

    “人是会变得。”

    “拥有了权利,那也会变得。”

    “你的这些弟弟们大多已经变得咱都不认识了,以后就让他们每一支的主脉为富家翁吧,除此外,咱也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允。”

    显然。

    到了现在。

    朱元璋也放弃了曾经心中所想了。

    就凭朱桂他们那些逆子所作所为,便已然让朱元璋放弃了他们了。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