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40章 追击,绝不能让曹丕逃往塞北,为祸大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禁摇头叹息,心中对这位君主的失望又增添了几分。

    “陛下,胡遵已为国牺牲,此刻再责怨他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成公英站出来,正色道:

    “再说这次兵败的责任,臣以为实在不能全怪胡遵,并非他一人之过。”

    成公英这话明显就是在指责曹丕也有责任,曹丕听后顿时语塞。

    他没想到成公英竟然如此不给面子,当众让他难堪。

    但此刻的他,却不敢对成公英发火。

    毕竟,如今兵马已损,他已陷入穷途末路,方寸大乱。

    接下来,还得靠成公英为他出谋划策,才能有一线生机。

    “好吧,此番兵败,胡遵为大魏死节,也算尽忠了,朕就不怪他了。”

    曹丕干咳了两声,试图掩饰自己的尴尬,然后看向成公英:

    “那你说接下来朕该怎么办才好?”

    成公英目光坚定,向北一指:

    “弃城北出塞北,投奔步度根!”

    曹丕听闻此言,身体猛地一震,原本心中那一丝侥幸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前一刻,他还满心期盼着成公英能想出什么奇策,让他扭转乾坤,重振大魏声威。

    可没想到,成公英给出的建议却让他如此失望。

    最后,还是得前去塞北向步度根伏首称臣。

    “北上塞北,路途千里之遥,其间艰难险阻可想而知。”

    曹丕眉头紧锁,心存顾虑道:

    “何况步度根态度未知,此去塞北,前途一片迷茫啊。”

    其实,寄人篱下,忍辱负重,曹丕心中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算能够接受。

    毕竟,眼下形势危急,保住性命才是首要之事。

    然他心中最大的担忧却是步度根是否愿意接纳自己。

    若他去投奔,步度根为了讨好刘备,反而杀了他怎么办?

    那自己岂不是白白去送死,落得个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

    想到这里,曹丕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恐惧。

    “陛下且放宽心,臣早已将步度根的态度摸得一清二楚。”

    成公英目光沉稳,语气笃定道:

    “实不相瞒,臣早在局势尚未如此危急之时,便已秘密派遣臣子成公毅先行前往塞北,去谒见那鲜卑首领步度根。”

    “成公毅此去肩负重任,臣特意叮嘱他务必探清步度根的真实想法,为陛下此后的行动做好铺垫。”

    “就在几日前,成公毅历经艰辛,终于传回消息。”

    “据他所言,步度根听闻陛下来投,竟是极为欣喜。”

    “不仅如此,步度根还已亲率大军,日夜兼程地前来迎接陛下,足见其对陛下的重视。”

    “陛下有所不知,步度根麾下有不少大魏旧臣,这些旧臣虽身处异族,但心中始终念着大魏,对陛下也颇为敬重。”

    “他们皆劝谏步度根,要善待陛下,与陛下结为盟友,如此一来,便可共同应对刘备。”

    “所以,请陛下莫要再过多忧虑,放心北上便是,塞北定有陛下的一席之地。”

    曹丕顿时大悟,眼中涌起难以掩饰的喜色。

    他这才知晓,原来成公英早已提前暗中派遣儿子出使塞北,为自己谋得了这一条可能的生路。

    于是,心中不禁感慨道:“没想到,卿竟早为朕谋了出路,成公卿真是料事如神呀,如此深谋远虑,实乃朕之幸事。”

    成公英却苦叹一声,说道:

    “臣实则是担忧萧和提前料到胡遵之计,知晓陛下可能会陷入绝境,方才提前布局,为陛下谋一条出路。”

    “张北水一退,张飞和萧和必会大举过河,前来围城,陛下,赶紧弃城北上,前往塞北吧!迟则生变啊。”

    曹丕不敢有丝毫迟疑,当即喝道:

    “传令下去,全军弃城北撤!不得有误!”

    …

    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

    此时,张北水水位终于缓缓降下。萧和统领着主力步军,顺利登上北岸。

    而在北岸,关索等将领早已率领步骑,严阵以待,目光紧盯着河对岸的动静。

    “禀大司马,禀骠骑将军。”

    “臣等此前内外夹击,重创曹丕,斩敌七千有余,曹丕率七千残兵,狼狈退回城内。”

    诸将听闻此战果,纷纷露出振奋之色。

    张飞却眼中喷火,怒不可遏。

    曹丕屡次三番算计自己,让自己在众人面前颜面受损,这口恶气他早已憋在心中许久。

    此刻

第640章 追击,绝不能让曹丕逃往塞北,为祸大汉!-->>(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