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以前写给姐姐的书信,曾说京都的大街是金色的,于是说道:“姐,那是文字艺术……”
戚琼琼瞪大眼睛看着妹妹:“姐管你艺术不艺术,如果是在骗姐,看姐如何收拾你!”
戚瑶瑶心虚,便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摇着戚琼琼的手臂,说道:“姐,妹子小时候不好好跟娘读书,写信常用错词语,上次写给你的书信估计是又用错词语了,别生气了,我今天在京都最好的酒楼请你作为补偿啦!”
戚琼琼已经梳洗打扮好,说道:“废话少说,快走吧!”
戚瑶瑶吐了吐舌头,陪着戚琼琼逛街去了。
下午散值之后,顾玉人骑马来到兵部大门口等待,想和弟弟顾玉生一起回家。
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弟弟出来。进兵部一问,一位老史看了一眼顾玉人,见他身着徘袍,且如此年轻,问道:“大人是想见待郎顾玉生大人吗?”
顾玉人拱手施礼答道:“正是。”
老吏走前一步,声音响亮地说道:“我们顾玉生大人现在是赵原皇子的老师啦!他这个时候应该是在玉津园陪皇子殿下练剑,您到那边找他吧!”
顾玉人拱手告辞出来,骑马来到玉津园。顾玉生远远就看见哥哥,便出来迎接进去,一起来到赵原皇子面前,介绍道:“殿下,这是微臣的亲哥哥顾玉人,他现任刑部员外郎。您小时候也曾同他玩耍过!”
顾玉人连忙跪下,高呼:“皇子殿下在上,刑部员外郎顾玉人拜见皇子殿下。”
赵原走了近来,一边打量顾玉人,一边问道:“顾玉人,你这个刑部员外郎是刚上任的吗?”
顾玉人回答道:“启禀皇子殿下,微臣在阳州府军事馆官位上任满,转任刑部员外郎之职已经一年多了。”
皇子殿下点了点头,说道:“顾玉人,本王看过你的履历:前科同进士出身;前科武榜眼,文武全才!早就想约见你,如今不请自来,本王看了你本人,形象比想象的还要好──你小时候很黑!”
皇子殿下的这般话,顾玉人听了心里像喝了蜜糖水一样甜。但他是个老成持重之人,说道:“多谢殿下的厚爱!”
赵原又问道:“顾玉人,据说你现在的马上功夫很了得,能教教本王吗?”
顾玉人连忙答道:“微臣不敢言教!但能够陪殿下骑马使枪射箭,微臣感到荣幸万分!”
赵原皇子笑道:“既然如此,你还磨叽什么呢?──快起来吧,现在就陪本王练一练。”
“遵命!”顾玉人站了起来。
这一下午,顾玉人半教半陪赵原皇子先是练习马上使枪,然后是马上射箭。顾玉生看着哥哥的马上枪法确实出神入化,比自己更胜一筹,便向皇子殿下建议,让顾玉人来教殿下的马上枪法。顾玉人从谈话中知道,皇子殿下胸怀宽广,雄才大量;从陪练中也知道,皇子殿下的悟性极高,一点便会,且虚心好学,他很愿意教这个“徒弟”。而赵原感觉顾玉人的马上功夫确实比老师顾玉生胜出一倍,于是恳请养父──当今圣上恩准让顾玉人做为自己的马上枪箭助练。结果,皇上恩准了。
自此以后,顾玉人和顾玉生兄弟俩都成为赵原皇子的老师,顾玉生是前科文武“双探花”,主讲儒家经典和礼仪,并陪练娄氏剑法;顾玉人是前科武榜眼,专门教习马上功夫。而赵原皇子从小就跟随姑妈赵绰韵学习娄氏剑法,基础功非常扎实,如今经顾玉生兄弟一教,很快便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顾玉人在教习马上功夫之余,还教他兵法,提高他的统兵能力。赵原本是天潢贵胄,如今又被陛下册封为养子,说不定将来便是行军大元帅,因此必须提高统兵能力。也许是上天有意安排,赵原、顾玉人和顾玉生三人很投缘。他们虽然是君臣关系,但都是年纪相当的年轻人,小时候又是小伙伴,看问题的观点又一致,并且三人都有共同的理想──支持北伐,以解救在北真受苦民众为已任,为实现南汉南北统一而奋斗。
如今再说说淤泥湖水寨。
在荆南地区的西南角有一大遍洼地,洼地里长满了荷花。这遍洼地就叫做淤泥湖。而在这一望无际而密密麻麻的荷叶中藏着几十间茅寨──游泥湖水寨。寨里住着三四百个清一色的女子。她们每天种田、采莲、捕鱼,闲时便练武。她们称大寨主为大爷,二寨主为二爷,三寨主为三爷。她们的大爷就是失踪了二十多年的巴蜀群主赵绰韵。赵绰韵就是司马西的前妻,司马剑南的生母,眉州通判戚光的岳母。
赵绰韵是一位胸怀大志的女子。当初嫁给师弟司马西完全是师傅娄老剑客所逼。婚后,又看到丈夫不但碌碌无为,没有上进心,而且遇事胆怯,渐渐地心灰意冷,只好悄悄离去。她是个苦命的人,几经周折,情无所依。她创建了淤泥湖水寨,希望自己和水寨里的姐妹们有朝一日能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统一出点力。
在前段时间,赵绰韵和二寨主关怡──一个二十来岁的武艺高强的飘亮姑娘一起护送侄子赵原回京都去了,至今未归。
大爷二爷离开之后,水寨便由三爷全念念暂管。这位全念念姑娘也是二十来岁,比二爷关怡小一岁,学得一身好武艺,人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聪明。她渴望嫁人,在夜里时时做梦,梦见自己盖着红头巾坐着花轿去嫁人,当了某个男人的老婆,并且一夜之间生了好多儿女。可是,每次梦中醒来依然是孤身一人,惆怅万分,只有对镜流泪的份儿……
她擅长画像,人体像画得惟妙惟肖。可是画的人体像都是男的。大寨主的亲侄子──赵原皇子在水寨生活的那段时间,全念念每天都要去偷看一次,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悄悄地画了起来,一天画一幅;画好之后便锁在木柜里从来没有拿出来给别人看过。
在九月十八日早上,她带着四爷木兰,五爷桂花出门去了。她们要到外面聘请一位懂马上功夫的教头来水寨教习姑娘们骑马射箭。这是大爷赵绰韵在护送赵原皇子回京前交持下来的。
她们早就应该出门去了。可在前一段时间稻子熟了,她们要同姐妹们一起割稻。稻谷入仓之后,淤泥湖的水位下降了,又是挖藕的好时机。于是他们又忙着挖藕。在泥巴里泡了一个多月,该挖的莲藕都挖出,一部分藏起来自用,另一部分运出卖了。换回粮食和生命必须品。转眼就要过冬了,全念念这个三爷对全寨三四百号人冬天的吃喝拉撤之事还要筹备。大爷二爷不在家,她这个三爷当然要忙。忙是好事,最好是让她忙得焦头烂额,头长草,夜里忘了做梦嫁人!
三个姑娘身着清一色的白袍,骑着三匹骏马离开了水寨。
水寨的路是竹林,平时很少有人走,看不出路迹。
竹林里长着密密麻麻的竹,竹头里长出竹笋,竹笋又甜又脆。
三匹白马向着所指的方向在竹林里穿梭,一片又一片,仿佛是三朵白云在绿色的海洋里飘荡。
她们就像出笼的小鸟,嘴里哼着小曲:
“三爷带我(俩)来巡山,来把人间转一转,骑着我的马,佩着我的剑,生活充满节奏感;三爷带我(俩)来巡山,抓个男人做老公,这竹林的笋,无比的脆,做了鸳鸯又做仙。”
轻盈欢快的小曲声在竹林里飘荡,三朵白云飘出林海。
三岔路口。
四爷木兰勒住马问道:“念姐,前面就是三岔路口了,咱们向北走呢还是向南走呢?”
全念念也勒住马,看看路标:向北是去荆南,向南是去京都。她用马鞭一指,说道:“向北走吧。”
五爷桂花拍马前来问道:“念姐,咱们这次出来要干啥呀?”
全念念笑道:“咱们去荆南抓两个男人回来给你们俩做老公!”
一听这话四爷木兰便来劲。她笑嘻嘻地说道:“三爷,要抓得抓三个,咱们仨一人一个。”
桂花也来劲了。她拍马凑近来说道:“不!得抓六个,咱们仨一人两人。”
木兰骂道:“死女子胃口真大!两个男人你养得起吗?”
桂花没羞没臊地说道:“男人能养得起三妻四妾,我戴桂花也能养得起两个老公!”
木兰骂道:“你看你个子这么小,一夜能承受得起两个男人折腾吗
第三十二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