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9章 如今的汉室江山,半属刘氏,半属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章武十九年,春。

    成都王府张灯结彩,笙歌彻夜不绝。

    吴王刘永高踞殿上,举杯畅饮。

    殿下舞姬翩跹,丝竹声声,俨然太平盛世之景。

    自月前攻克成都,这位皇子便大封群臣。

    将蜀中旧吏尽数收编,俨然已将这片天府之国视作囊中之物。

    “大王。”

    新任益州别驾谯周举杯贺道,“今蜀中平定,万民归心,实乃大汉之福啊!”

    刘永志得意满,正欲答话。

    忽见心腹侍卫匆匆入殿,呈上一封密信。

    他醉眼朦胧地拆开,读至半途,脸色骤变。

    手中玉杯“啪”地落地,碎作数片。

    “大王何故惊慌?”

    座下众臣皆惊,茫然相顾。

    刘永颤声道:

    “姜维……姜维大军已驻梓潼,诸葛亮非但未收其兵权,反遣魏延增兵相助!”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按理说,刘永收降曹叡之后,就该班师回朝了。

    但蜀地因为地形比较特殊,所以刘永需要暂时留在这里。

    同时,等候朝廷发下来的公文,看看具体怎么安排。

    中间发生的最大的变故,便是刘永与姜维争军功。

    阴平是大家一起偷渡的,而绵竹、涪城等重要关隘也是大家一起打下来的。

    所以在这件事上,两人都算是半斤八两。

    可唯独在绵竹拿下之后,姜维忽然性情大变,一直找各种理由拖延进兵,不肯发兵成都。

    这令他麾下的将士感到不解。

    而刘永却抓住了这个机会,趁机进兵成都,趁着成都内乱,魏国民不聊生之际。

    一举收降了魏室。

    谁先拿下成都,谁便是灭魏第一功。

    这段时间,是刘永平生最快活,最志得意满的阶段。

    终于打碎质疑,向曾经那些瞧他不起的人,狠狠打了他们的脸。

    只是,自己弹劾姜维的奏疏,似乎石沉大海。

    目前来看,姜维并没有事。

    而更可疑的是,姜维无事便罢。

    但为何他也没有班师回朝。

    反而继续把军队驻扎在梓潼。

    非但如此,甚至诸葛亮还给他增兵了。

    何也?

    梓潼堵住了蜀道,是非常重要的位置。

    刘永现在不清楚,对姜维如此之安排。

    究竟是朝廷的意思,还是诸葛亮个人的意思。

    谯周蹙眉道:

    “灭魏战事已毕,姜维手中兵马不减反增,此乃何意?”

    正当众人惊疑不定时,席间一人起身拱手:

    “大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永抬眼望去,见是降将邓艾,忙道:

    “士载但说无妨。”

    邓艾缓步上前,目光扫过众人:

    “大王有灭魏之功,此无疑抢了诸葛亮、姜维师徒风头。”

    “臣闻洛阳朝中,诸多不喜诸葛。”

    “此番出征,本为增其威望。”

    “今大王立此奇功,诸葛亮岂能甘心?”

    刘永拭去额间冷汗:

    “此言何意?”

    邓艾压低声音:

    “今诸葛亮与姜维必在陛下面前参奏大王。”

    “大王试想,蜀地乃天然割据之所,朝廷岂能不疑?”

    刘永如遭雷击,颓然跌坐:

    “这……这该如何是好?”

    邓艾环视四周,见众臣皆屏息凝神,方缓缓道:

    “为今之计,唯有先发制人。”

    “大王可整合蜀中兵马,臣亦整顿旧部,共守蜀中。”

    “非为割据,实为自保。”

    “待朝廷明察秋毫,自还大王清白。”

    “什么!不可!此与造反何异?”

    刘永顿时汗出如浆,连连摆手。

    “诸葛亮十万大军驻剑阁,张郃五万精兵在侧,我等手头这点兵马如何与之抗衡?”

    邓艾冷笑:

    “……大王误会了。”

    “臣非真要割据,而是要状告诸葛亮、姜维谋反。”

    “大王态度愈是坚决,朝廷愈会信服。”

    “届时陛下必遣使调解,大王便可趁机提出条件,保全性命富贵。”

    刘永沉吟良久,终是长叹一声:

    “既如此……有劳士载替孤筹办此事。”

    邓艾躬身领命,退出大殿时,嘴角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

    方出王府,副将师纂便迎上前来,低声道:

    “将军借一步说话。”

    二人行至僻静处,师纂环顾左右,方道:

    “今魏已灭,刘永乃庸碌之辈,将军何必趟这浑水?”

    “不若效仿范蠡,泛舟五湖,岂不快哉?”

    邓艾仰天大笑:

    “吾正值壮年,方思进取,岂能效此退闲之事?”

    师纂急道:

    “若将军不欲退,便当早作打算。”

    “刘永非成事之主,诸葛亮用兵如神。”

    “将军此举,无异以卵击石啊!”

    邓艾目光骤冷,拂袖道:

    “吾意已决!今蜀中兵马尚在吾之掌握。”

    “进可图取中原,退亦不失为曹操。”

    “汝勿复多言!”

    师纂还要再劝,邓艾已转身离去,身影没入夜色之中。

    ……

    话分两头,

    姜维立在梓潼城楼上,望着远处蜿蜒而来的旌旗。

    那是魏延的部队,玄甲赤旗,在斜阳里泛着铁锈般的光泽。

    他轻轻叹了口气,整理了一下征袍。

    城下马蹄声渐近,扬起漫天黄尘。

    “伯约将军,”副将低声提醒,“魏将军到了。”

    姜维快步走下城楼,城门洞开。

    只见魏延端坐马上,身披重甲,长须在风中飘拂。

    他并未下马,只是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姜维。

    “文长将军远来辛苦,”姜维拱手行礼,“某已备好酒食,为将军接风。”

    魏延冷哼一声,手中马鞭轻轻敲打着鞍鞯:

    “伯约,某随陛下征战之时,汝尚在天水牧马。”

    “今奉丞相之命前来督办益州军务,汝何故迟迟不出迎?”

    姜维知魏延仍在记恨自己抢他偷渡阴平的功劳,有意刁难。

    故面色不变,依旧恭敬:

    “将军息怒,某正在整顿军务。”

    “稍有耽搁,还望海涵。”

    “整顿军务?”魏延眯起眼睛,“莫不是忙着收拾灭魏的功劳?”

    魏延特意将“灭魏功劳”四子的尾声扬高了一个弧度。

    这话说得极重,左右将士皆变色。

    姜维却只是微微欠身:

    “将军说笑了,请入城详谈。”

    魏延这才翻身下马,将缰绳扔给亲兵,大步向府衙走去。

    姜维紧随其后,二人一前一后,气氛凝重。

    府衙内,烛火通明。

    魏延径直走到主位坐下,也不谦让,端起茶盏一饮而尽。

    “说说吧,成都现在什么情况?”

    魏延放下茶盏,目光如炬。

    姜维站在堂下,不卑不亢:

    “回将军,去岁冬末之时,吴王千岁已率部进驻成都。”

    “曹叡自缚出降,魏国宗室及蜀地大多本土官员、豪族尽数归降。”

    “吴王刘永?”

    魏延眉头紧锁,“他倒是会捡现成的。”

    “听说他在成都夜夜笙歌,大封蜀地官员,可有此事?”

    “确有其事。”

    姜维平静回答,“吴王分封原益州官员三十七人,设宴七日。”

    魏延猛地一拍案几:

    “这些僭越之举,可都有朝廷授意?”

    “某接到的军令是灭魏,”姜维抬眼直视魏延。

    “如今魏国已灭,其余事务,非某所能过问也。”

    “巧言令色!”

    魏延冷笑,“某奉丞相之命,正是要过问此事。”

    “汝既为前军主帅,当配合某办理此案。”

    堂内一时寂静,只闻烛火噼啪作响。

    姜维垂首不语,手指在剑柄上轻轻摩挲。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笑:

    “文长将军何必动怒?伯约兄也是奉命行事。”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青衫文士缓步而入。

    约莫二十出头年纪,眉目清秀,气度从容。

    他身后跟着两个小厮,捧着文书卷轴。

    魏延见到来人,神色微变,竟站起身来:

    “大公子何时到的梓潼?”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当朝最有权势的老相爷长子李治。

    他微微一笑,向二人拱手:

    “治奉命巡视蜀地,安抚诸县,昨日方到梓潼。”

    “听闻文长将军至此,特来拜会。”

    姜维也上前见礼,心中却是暗惊。

    想不到连魏延这么傲慢的人,见着李治态度都如此恭敬。

    但以李治的威望,显然是镇不住这位开国名将的。

    那么可以想象,在魏延心中李相爷是一个何等权势的人物。

    李治虽无太大的官职,但以其父权势,便是朝中大将也要让他三分。

    更不用说魏延早年曾在李翊麾下效力,对这位“公子”更是格外客气。

    三人重新落座,李治径自坐在了主位,魏延与姜维分坐两侧。

    “方才在门外听得一二,”

    李治轻摇折扇,“文长将军是为吴王之事而来?”

    魏延点头:

    “……正是。”

    “刘永在成都僭越妄为,某奉丞相密令,特来查办。”

    李治笑道:

    “巧了,治出征之前,家父也曾叮嘱,要妥善处置吴王之事。”

    姜维心中一动:

    “不知相爷有何指示?”

    李治合上折扇,神色渐肃:“

    家父有言,当收捕刘永,押解回京。”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魏延更是霍然起身:

    “收捕吴王?他可是陛下亲封的藩王,更是皇室宗亲!”

    “文长将军稍安勿躁。”

    “何况吴王在成都虽

第439章 如今的汉室江山,半属刘氏,半属李-->>(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