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5章 我们得的不是万军,是四百年炎汉正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声震山谷:

    “愿随将军死战!”

    夜色如墨,汉军举着火把在崎岖山道上疾行。

    每一个士兵脸上都写满决绝,他们知道,这可能是此生最后一战。

    与此同时,

    百里之外的江油城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城守马邈刚刚结束操练,卸下铠甲时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亲兵连忙往火盆里添炭,小心翼翼道:

    “将军,近日城中流言四起,都说汉军就要打过来了.”

    “休得胡言!”

    马邈呵斥道,“有邓艾将军坐镇剑阁,诸葛亮纵有通天之能,也飞不过这蜀中天险。”

    话虽如此,他的手却不自觉抖了抖。

    回到府邸,其妻李氏早已备好酒菜。

    见丈夫眉头紧锁,李氏轻声道:

    “妾身听闻边情紧急,将军今日操练至晚,可是有变?”

    马邈仰头饮尽杯中酒,哂笑道:

    “妇人何必过问军务?大事自有邓士载决断。”

    李氏正色道:

    “……将军此言差矣。”

    “您既为江油守将,守土有责。”

    “妾身近日在城中走动,见民生凋敝,军心涣散,实在忧心忡忡。”

    “你懂什么!”

    马邈猛地掷杯于地,“朝中黄皓专权,克扣军饷。”

    “城中壮丁十不存一,老弱妇孺啼饥号寒。”

    “这样的朝廷,值得效死么?”

    李氏站起身,纤指直指丈夫面门:

    “将军受国厚禄,当以死报之。”

    “岂可未战先言降?此诚枉为大丈夫。”

    马邈恼羞成怒,一把推开妻子:

    “你终日深居宅院,可知城外已是饿殍遍野?”

    “可知守军三月未发饷银?可知”

    他忽然哽咽,“可知我大魏气数将尽?”

    “啪”的一声脆响,李氏竟抬手给了丈夫一记耳光:

    “马氏祖宗的脸面,都让你丢尽了!”

    她泪水涟涟,“妾身虽为女流,也知忠义二字。”

    “若将军执意降敌,妾唯有一死明志!”

    正当夫妻争执时,城外突然火光冲天,战鼓如雷。

    “报——汉!齐军已到城下!”

    马邈脸色煞白,踉跄退后两步。

    李氏却镇定自若,整了整衣冠:

    “将军若还念及夫妻之情,就请赐妾身一柄长剑。”

    “妾宁可战死,绝不苟活!”

    此刻的江油城外,姜维正在观察城防。

    但见城墙多处破损,守军稀疏,不禁叹道:

    “若在往日,此城非十万精兵不能下。”

    “如今观之,二千疲卒足矣。”

    廖化低声道:

    “……将军不可轻敌。”

    “马邈虽庸,毕竟据城而守。”

    “不然。”

    姜维目光如炬,“你可见城头旌旗不整?守军步履蹒跚?”

    “此城人心已散,取之易如反掌。”

    果然,

    不过半个时辰,城门突然洞开。

    几个老者颤巍巍走出,跪地请降:

    “将军明鉴,马邈已自缚于府中。

    “城中军民不愿再战,恳请将军怜惜百姓!”

    姜维催马入城,但见街道萧条,百姓面有菜色。

    来到府衙时,见马邈自缚跪地,其妻李氏则持剑立于阶前。

    “夫人这是何意?”

    姜维下马问道。

    李氏昂首答曰:

    “妾虽女流,亦知忠义。”

    “今既不能劝夫死节,唯求将军赐死!”

    姜维肃然起敬,深施一礼:

    “夫人忠义,天地可鉴。”

    “然今天下纷争,百姓困苦。”

    “维此番东来,非为屠戮,实欲解民倒悬。”

    他转身对马邈道:

    “马将军若肯助我安抚百姓,可保全家性命。”

    马邈连连叩首:

    “罪将愿降!愿降!”

    是夜,江油城头变换旌旗。

    姜维坐在府衙中,听着各营禀报缴获粮草数目,眉头却越皱越紧。

    “将军,城中存粮仅够我军十日之用。”

    廖化忧心忡忡。

    刘永更是满脸忧愁:

    “更棘手的是,城中老弱逾万,皆面有饥色。”

    “若开仓赈济,我军粮草不继。”

    “若见死不救,恐失民心。”

    “万一他们造反,恐怕尚未打进成都,先被城中百姓给拖住脚步了。”

    姜维踱至窗前,望着城中点点灯火。

    忽然转身说道:

    “即刻开仓放粮!另传我将令,明日召集城中青壮。”

    “重修城防,按工给粮。”

    众将愕然。

    廖化急道:

    “将军三思!我军粮草本就不足”

    “岂不闻得民心者得天下?”

    姜维打断道,“当年李相爷征辽东时,也曾粮草受困。”

    “但依然坚持以工代赈,如今辽东依然是我北疆屏翼,此非相爷之功乎?”

    “今魏失民心,我齐汉正当取之。”

    “若视百姓如草芥,与魏贼何异?”

    翌日清晨,粥棚前排起长龙。

    当饥民领到热粥时,无不涕泪交零。

    更有老者跪地高呼:

    “姜将军真仁义之师也!”

    江油城头,汉旗飘扬。

    虽已克城,姜维却无半点喜色。

    他独立城楼,望着城中袅袅炊烟,眉间深锁如陇西迭嶂。

    “将军,粮官来报,城中存粮仅余三千斛。”

    参军李丰的声音带着颤抖,“若按今日放粮之数,已不过七日之需了。”

    姜维沉默不语,手指轻抚斑驳的城墙。

    “继续开仓放粮。”

    姜维的话,掷地有声。

    “将军三思啊!”

    廖化急步上前,“我军涉险而来,将士们……”

    “正是将士们抛颅洒血,才更该明白为何而战!”

    姜维转身,目光如电,“若视百姓如草芥,与魏贼何异?”

    粮仓开启那日,满城悲声。

    白发老妪捧着热粥,跪地泣曰:

    “老身三个儿子皆战死汉中,今得将军此粥,死而无憾矣!”

    人群中,一个身影悄然走近。

    “伯约……”

    刘永压低声音,“你将粮食尽散百姓,可曾想过,这两千疲惫之师,如何打进成都?”

    姜维扶起老妪,为她拂去衣上尘灰,方答:

    “臣在下一局赌局。”

    “赌什么?”

    “赌丞相的经济战已功成,赌魏人尽失蜀地民心,赌涪城守将见我军至,不战而降。”

    刘永怔住,良久方叹:

    “但愿你的推测是对的,佑你此赌能够功成。”

    是夜,军营飘起久违的肉香。

    姜维将最后储备尽数取出,大犒三军。

    火头军抬出蒸羊,搬来酒坛。

    一个年轻士兵盯着手中肉块,突然嚎啕大哭:

    “阿母……阿母临终前,就想尝口肉味……”

    满营寂然,唯闻啜泣之声。

    姜维举碗起身,声震四野:

    “诸君!今日之肉,是告慰亡魂之肉!”

    “明日之战,关乎能否一统两川!饮胜!”

    “饮胜!”

    两千人的怒吼,惊起寒鸦无数。

    酒宴方酣,姜维突然掷碗于地,厉声道:

    “传令!三更造饭,四更出发,兵发涪城!”

    众将愕然。

    李丰踉跄出列:

    “将军!我军涉险而来,人困马乏。”

    “纵要进兵,也当休整数日……”

    “放肆!”

    姜维勃然变色,“兵贵神速,汝敢乱我军心?”

    “末将不敢!只是……”

    “左右何在?”

    姜维喝令,“将李丰推出斩首!”

    帐中顿时大乱。

    廖化、田须等纷纷跪地:

    “将军!李丰虽言不当,实出忠心啊!”

    刘永也劝道:

    “伯约,临阵斩将,恐寒将士之心。”

    姜维目光扫过众将,见李丰面色惨白,终是长叹:

    “罢!记下此过,戴罪立功。”

    又正色道,“诸君当知,丞相大军如今就在剑阁与魏师主力相持。”

    “若待魏军包抄过来,则我军危矣!”

    次日清晨,姜维召见马邈。

    “马将军,”

    姜维温言道,“涪城守将李途,与你同窗之谊。”

    “若你能劝其来降,此战头功非你莫属。”

    马邈神色变幻,忽地咬牙:

    

第435章 我们得的不是万军,是四百年炎汉正气-->>(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