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1章 京城四少,多是青年才俊,更需敲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汉中道上,旌旗蔽日。

    诸葛亮亲率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汉中进发。

    中军帐内,文武齐聚,气氛肃穆。

    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扫过众将:

    “吕乂据守南郑,深沟高垒,以待援军。”

    “若欲取汉中,必先破南郑。”

    “然南郑城坚,强攻恐伤士卒。”

    “诸公有何良策?”

    参军杨仪率先出列:

    “丞相,南郑虽坚,然孤城难守。”

    “可分兵围城,断其粮道,待其自溃。”

    魏延立即反驳:

    “杨参军此言差矣!曹魏援军不日即至。”

    “若迁延时日,恐生变故。”

    “末将愿率精兵,三日之内必破南郑!”

    众将议论纷纷,帐中一时喧哗。

    忽见一年轻将领越众而出,金甲红袍,英气逼人:

    “末将关平,愿为先锋,取南郑献于丞相麾下!”

    诸葛亮凝视关平,见他眉宇间颇有乃父关羽之风,沉吟道:

    “坦之勇气可嘉,然南郑险要,不可轻敌。”

    关平昂首道:

    “丞相明鉴,家父常教导:为将者,当知难而进。”

    “末将虽年少,愿效死力!”

    诸葛亮见关平意志坚定,终于点头:

    “既如此,予你五千精兵,为前部先锋。”

    “切记:遇事当与副将商议,不可轻进。”

    关平大喜,欣然从命:

    “末将领命!”

    关平率军疾行,不日已至南郑城外三十里。

    副将谏道:

    “将军,南郑地势险要,宜先遣斥候探明虚实。”

    关平不以为然:

    “……汝多虑了。”

    “我观城上旌旗稀疏,守军必不多。”

    “当乘其不备,速战速决。”

    遂不听其言,径率大军直逼城下。

    南郑城头,吕乂早已严阵以待。

    参军程武指着城外汉军:

    “府君,关平年少气盛,果然轻进。”

    “可按计行事。”

    吕乂冷笑:

    “黄口小儿,也敢犯境!”

    “传令:待敌军过半桥时,弩箭齐发!”

    关平见城门紧闭,吊桥高悬,便令部将周绍率兵抢关。

    周绍挥舞大刀,一马当先:

    “儿郎们,随我来!”

    汉军蜂拥而上,刚至桥中,忽听一声梆子响,城头顿时箭如雨下。

    那弩箭力道惊人,竟能连发十矢。

    汉军不及防备,纷纷中箭倒地。

    周绍身中数箭,血染战袍,犹自死战。

    关平见势不妙,急令鸣金收兵。

    退军时清点人马,折损三百余众,周绍重伤。

    败报传至中军,诸葛亮乃命魏延随关平同往察南郑地理。

    魏延乃精选百骑,趁夜疾驰至南郑关前。

    月明星稀,关隘寂静。

    魏延仔细观察,见关前木桥似有新土,心中生疑。

    命士卒以长矛探路,果然发现桥上设有陷阱。

    正当此时,

    关上火把齐明,吕乂亲自率军杀出:

    “齐将休走!”

    魏延拨马便回,不料马蹄陷入桥面陷阱。

    战马悲鸣,险些将他掀落。

    危急关头,魏延纵身跃起,弃马步行。

    魏将王窦挺枪刺来:

    “贼将纳命来!”

    魏延侧身闪过,反手夺过长枪。

    就势一刺,正中王窦咽喉。

    魏兵见状骇然,不敢上前。

    魏延趁机大呼:

    “儿郎们,随我抢关!”

    守军见有魏兵在关前,不敢放箭,被魏延率众一举夺下关隘。

    魏延得胜回营,具陈前事。

    诸葛亮听罢,面色阴沉:

    “传关平!”

    关平入帐,跪拜于地:

    “末将参见丞相。”

    诸葛亮拍案而起:

    “关平!汝为先锋,理合逢山开路,遇水叠桥。”

    “专一修理桥梁道路,以便行军。”

    “今既不明敌情,又不断查道路,致使我军损兵折将。”

    “魏将军几乎丧命,汝可知罪?”

    关平汗流浃背:

    “末将知罪……”

    “既知罪,当按军法!”

    诸葛亮厉声道,“左右,推出斩之!”

    帐中顿时哗然。

    张苞率先跪求:

    “丞相明鉴!关将军虽有过,然其父云长公于国有大功,乞望宽恕!”

    关兴见着张苞先求情,他才第二个出来求情。

    “丞相,就请念在关家于朝廷多年功劳的份儿上,饶过家兄这一次罢!”

    赵广、太史亨等将领也纷纷跪地:

    “望丞相法外开恩!”

    诸葛亮羽扇重顿,沉声道:

    “军法不明,何以令众?”

    “今日若赦关平,来日何以约束三军?”

    “如今军中年轻人,多仗父辈功勋,生起骄慢之心。”

    “这万万要不得。”

    正当此时,费祎匆匆入帐:

    “丞相息怒!祎有一言。”

    诸葛亮余怒未消:

    “文伟欲为关平说情乎?”

    费祎躬身道:

    “……非止为关平。”

    “丞相可记得,出征之前,关公曾执丞相之手,托付关平?”

    “言此子虽少不更事,然忠勇可嘉,望丞相善加教导。”

    诸葛亮闻言,神色稍霁。

    费祎见状,续道:

    “今若斩之,不唯负云长公寄托之意,亦负圣上淳淳教诲。”

    “乞丞相权记其过,容其戴罪立功。”

    关银屏也出来求情,声音清亮:

    “望丞相饶家兄这一次。”

    说着,她还偷偷瞥了眼一旁一言不发的李治,似乎是示意他帮忙说话。

    李治乃出面开口道:

    “坦之兄少年时,亦曾跟随家父学习兵法。”

    “今未能善加运用,小子代家父向丞相赔罪。”

    一听这话,众人面色皆是一变。

    大家都知道,这话一出口,关平的小命算是保住了。

    老首相的面子,终究是好使的。

    果然,诸葛亮沉吟良久,终于叹道:

    “……罢了。”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杖责三十,以儆效尤!”

    ……

    月色如钩,凄清地照在汉军大营的辕门上。

    已是三更时分,

    中军帐外的巡哨刚刚换过岗,脚步声渐渐远去。

    唯有西侧一座营帐内,还隐隐透出烛光。

    几个人影在帐布上摇曳不定。

    帐内,关平赤裸着上身趴在榻上。

    背上纵横交错着三十道紫红色的鞭痕,每一道都肿起半指高。

    军医刚为他敷上金疮药,那药性发作时的刺痛让他不时倒吸冷气。

    “兄长……”关

    银屏跪坐在榻前,手中捧着湿巾,轻轻为他擦拭额上的冷汗。

    “疼得厉害么?”

    关平勉强挤出一丝笑意:

    “敷药之后,好多了。”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

    “此番确实是我大意轻敌,折了数百将士,该当受此责罚。”

    张苞站在一旁,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只是没想到,丞相这次竟动了真格。”

    “三十花背,这要是让二叔知道了……”

    他话到一半又咽了回去,重重叹了口气。

    “看来往后,咱们可不能仗着父亲们的面子,怠慢了军法。”

    几位少年郎毕竟是京中权贵,其家族不仅仅是齐汉的新兴豪门。

    其父更是朝中首屈一指的大臣。

    尤其以李治、关兴、张苞、赵广为首的少年郎,更是被戏称为是京城四少。

    在京中无人敢惹。

    在军中自然也是如此。

    军中有很多宿将,都不敢轻易得罪这些少爷。

    一直沉默不语的李治闻言,眉头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却仍旧闭口不言。

    关银屏瞥见丈夫的神色,心中生疑,但并未当场询问。

    这时关兴从帐外端来一盆清水,换下关银屏手中已经染血的布巾。

    他看着兄长背上的伤痕,

第431章 京城四少,多是青年才俊,更需敲打-->>(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