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却说杨修深夜暗访董奉。
    有曹丕近侍将之报给曹丕,因杨修乃曹植一党,曹丕深恨之。
    于是阴使人将此事告知曹操。
    曹操正倚在榻上,头痛欲裂,见有近侍匆匆入内。
    那近侍低声道:
    大王,昨夜杨主簿曾私入死牢,与董奉密谈良久。”
    曹操猛地睁眼,眼中寒光一闪:
    “杨修去见董奉?”
    “是,据狱卒所言,杨主簿还带了酒食,二人似有密谋。”
    曹操缓缓坐直身子,手指敲击案几,怒道:
    “好个杨德祖,孤待他不薄,他竟敢私通死囚?”
    他心中本就对杨修不满,如今听闻此事,杀意顿起。
    再想到杨修屡次为曹植出谋划策,甚至干涉世子之争,更觉此人不可留。
    “来人!”
    曹操厉声喝道,“即刻捉拿杨修,下狱审问!”
    这杨修出身弘农杨氏,乃东汉顶级门阀。
    其父杨彪曾任太尉,家族势力庞大。
    曹操早年就曾诛杀杨彪之侄杨琦,以削弱杨氏势力。
    如今杨修卷入世子之争,又私通董奉,曹操岂能容忍?
    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曹丕虽为世子。
    但朝中仍有不少世家大族虎视眈眈。
    若不趁此时铲除隐患,日后必成大患。
    于是,曹操果断下令:
    “杨修勾结逆贼,意图不轨,罪不容诛!”
    “着即处斩,夷其三族!”
    杨修被捕的消息迅速传遍成都,朝野震动。
    国中不少官员,都站出来纷纷为杨修求情。
    曹操不从,执意杀之。
    行刑之日,满城皆哀。
    闻者,见者,无不怆然泪下。
    一晃又过去一月。
    时值章武五年,冬末。
    成都城内,魏王宫灯火幽微。
    夜已三更,殿外寒风呜咽如泣。
    “咳咳……”
    曹操忽从榻上惊醒,额上冷汗涔涔。
    他已年过六旬,近来常觉头目昏眩,此刻更是心悸难平。
    “来人!”
    他喉头干渴,欲使人奉水,唤了一声,却无人应答。
    只得强撑病体起身,伏于案几之上。
    朦胧间,殿中雾气渐起。
    曹操忽见九道黑影自雾中浮现,为首者白发苍苍,面容凄苦。
    “孟德贤侄,别来无恙乎?”
    老者声音幽幽,如从地底传来。
    曹操浑身一颤,手中毛笔“啪”地落地、
    “伯……伯父?”
    那九人衣衫尽血,脖颈处皆有一道狰狞伤口。
    吕伯奢老泪纵横,泣道:
    “当日我全家杀猪沽酒以待贤侄,何故反遭屠戮?”
    “胡说!”
    曹操拍案而起,须发皆张,叱道:
    “分明尔等欲害我性命,操不过先发制人耳!”
    话音未落,九人忽作厉鬼状扑来。
    曹操急忙拔佩剑乱砍,却见雾气更浓。
    雾气中又现无数百姓,有老有少,皆焦头烂额。
    一老妪怀抱焦尸哭嚎:
    “曹贼!徐州数十万冤魂,可还认得?”
    曹操瞪大眼睛,剑指众人,厉声道:
    “乱世用重典,尔等附逆陶谦。”
    “纵兵杀害我父,死有余辜!”
    忽有一身着官服者排众而出,头颅竟以线缝合。
    曹操定睛一看,乃是昔日粮官王垕。
    “明公许诺照顾我妻儿,为何反纳我妻入宫?”
    王垕头颅歪斜,眼中流血。
    “我儿……我儿安在否?”
    曹操面色微变,旋即冷笑:
    “为三军粮草,借汝头颅一用,乃形势所迫耳。”
    “孤答应照顾汝妻子,何曾失言!”
    说罢挥剑斩去,王垕身影却化作血雾消散开来。
    此时殿角又现出无数无头尸身,皆作控诉状。
    曹操认出是蕲县筑京观之民,不由后退半步,旋即狂笑:
    “孤纵横天下三十载,岂惧尔等魑魅魍魉!”
    “大丈夫行事,但求问心无愧!”
    曹操面色惨白,面对无数冤魂厉鬼索命,竟全然不惧。
    这时,殿内一声轻唤宛如惊雷般炸响。
    “父亲……”
    曹操手中宝剑“当啷”坠地,只见雾气中走出一白袍青年,眉目如画。
    正是二十年前战死宛城的长子曹昂。
    “子……子脩?”
    曹操声音发颤,不自觉地伸手欲触,却见曹昂身影飘忽。
    “父亲为何来此?母亲何在?”
    曹昂双目清澈如昔,却问得曹操肝胆俱裂。
    当年宛城之变,曹操因贪恋张济之妻邹氏,致张绣反叛。
    曹昂为救父亲,让出战马而死。
    其生母刘氏早亡,临终托付曹操好生照料独子……
    “我……我……”
    曹操喉头滚动,忽觉胸口剧痛,转而便是一股腥甜。
    一口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案上竹简。
    他踉跄倒地,耳畔犹闻曹昂呼唤:
    “父亲……”
    “魏王!”
    侍从们闻声冲入殿内,只见曹操匍匐于地,面容枯槁如鬼。
    众人见之,无不大骇,纷纷问:
    “魏王何以消瘦至此耶?”
    于是急忙传唤医官。
    医官入内,急掐人中。
    曹操幽幽转醒,目光涣散。
    “魏王保重……”
    侍从话音未落,曹操忽抓住其腕,嘶声道
    “孤……不能复生矣!”
    言罢,再度昏死过去。
    殿外寒风更烈,吹得烛火明灭不定。
    至晓,曹操召群臣入殿。
    面色灰败,目光黯淡。
    群臣见魏王形容枯槁,皆惊骇不已。
    曹操缓缓开口,声音嘶哑问:
    “孤戎马一生,三十余年,未尝信怪异之事。”
    “今日为何如此?“
    群臣面面相觑,皆奏曰:
    “大王当命道士设醮修禳,以祛邪祟。”
    曹操摇头,长叹一声:
    “圣人云:‘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孤天命已尽,安可救乎?”
    遂不允设醮。
    次日,曹操忽觉气冲上焦,双目昏黑,竟不能视物。
    他自知大限将至,急召夏侯惇入内。
    夏侯惇至榻前,见曹操气息微弱,不由悲从中来,伏地泣拜。
    曹操握住其手,缓缓道:
    “元让,你随孤最久,已是国中唯一的宗室重臣。”
    “孤死之后,务必保得曹氏基业。”
    夏侯惇顿首泣道:
    “臣必竭尽死力,不负大王所托!”
    曹操颔首,随即下诏。
    封夏侯惇为大将军,总领全国军政。
    使其为托孤重臣。
    随后,
    曹操又召曹洪、曹真、曹休、满宠、程昱、司马懿等人至榻前,一一嘱咐。
    曹洪等见曹操病危,皆跪拜劝慰:
    “大王善保玉体,不日定当霍然。”
    曹操苦笑,摇头道:
    “孤与刘备争雄天下二十年,如今困守西蜀,诚为憾事。”
    “若尔等能承继孤志,早日匡扶中原,则孤虽死无恨。”
    言罢,他深吸一口气,又道:
    “孤今病危,不能再与卿等相叙,特以家事相托。”
    众人皆顿首伏地,竖耳倾听。
    俄顷,曹操缓缓开口说道:
    “孤长子曹昂,刘氏所生,不幸早年殁于宛城、。”
    “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
    “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植,奈何其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此不立。”
    “次子曹彰,勇而无谋,不足以总领国家大事。”
    “四子曹熊,多病难保,孤甚憾之。”
    “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
    “卿等宜尽心竭力辅佐之。”
    曹洪等连连顿首,涕泣领命而出。
    曹操又令近侍取来平日所藏名香,分赐诸侍妾,叮嘱道:
    “吾死之后,汝等须勤习女工,多造丝履,卖之可以得钱自给。”
    又命诸妾居于阁台中,每日设祭,必令女伎奏乐上食。
    随后,他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座,并解释道:
    “吾平生掘人坟冢无数,死后恐将来有人报复。”
    “故早有此图,汝等按此图设立坟冢,共七十二座。”
    “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
    至于安葬仪式,曹操则道:
    “今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
    “葬毕,皆除服。”
    “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
    “有司各率乃职。”
    “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
    嘱毕,曹操再无大事相托。
    眼下,他只需静静等候死亡将他带走。
    曹操长叹一声,喃喃道:
    “孤一生,前后行意,于心未曾有所负也。”
    说着,他眼中含泪,低声道:
    “假令死而有灵,子脩若问‘我母所在’,我将何辞以答?”
    言讫,泪如雨下。
    正在此时,门外忽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乃黄权匆匆闯入,额上还带着
第360章 神龟寿尽,魏武谢幕-->>(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