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6章 刘玄德再得一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肯定会赢。

    毕竟国力差距摆在那里。

    但具体怎么个赢法就有讲究了。

    按理说以河北的地缘政治,几乎是毗邻整个河南。

    所以中原大战,就是河北人的主场。

    可是,开战之前,河北人在国内已经是不可一世了。

    在让他们在中原统一战中大放异彩,占据风头,那以后在国内岂不是要上天了?

    别的不说,就说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

    统一中原,毋庸置疑是齐国建国以来的,前所未有的大功。

    一旦战争胜利了,功臣们怎么分封?

    李翊已经是丞相、冀州牧、国家二把手,位极人臣了。

    他帮刘备一统了中原,你刘备难道就赏几个钱就给人打发了?

    就算李翊不说,手下人怎么看你。

    合着跟着你刘老板打工,你就是这样薄待功臣的?

    大家拼命加班966,好不容易熬到公司上市该分红了,你刘老板难道就是这样对待一起创业打拼的兄弟的?

    就算放下李翊不谈,河北那帮将领总得封赏吧?

    到时候张郃、徐晃这帮人一人封个四征、四方将军之类的。

    那河北手握军事重权的人得多少了?

    基于此,马谡想出了一个极好的战略。

    那就是交给河北人一个最为严峻,最为艰难的任务。

    由他们出河东,封秦岭,去啃潼关这块硬骨头。

    美其名曰是为了大局。

    实则就是想让河北军给荆州军、淮南军打辅助,由他们去牵制魏军主力。

    然后南军就好摘桃子了,自南阳宛城北上,直捣颍川,一举攻克兖州、豫州等地。

    这个战略几乎可以说是相当完美,不仅符合国家利益,更符合荆州人的利益。

    一班荆州将领,立马听出了马谡的话外音。

    纷纷举手表示:

    “诶呀!好战略,好战略啊!”

    “此议简直太妙了。”

    “若是照用这个方略,我大齐用不了多久,就能够一统天下啊!”

    大伙儿都是装糊涂的高手,全都心照不宣的对马谡的战略表示支持。

    刘备则是保持了自己一贯的喜怒不形于色,静静地抿了口酒。

    然后称赞马谡说道:

    “幼常之方略,确有独到见解。”

    “然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慎。”

    “具体战争事宜,寡人还需与齐国其他大臣们具体商议。”

    “当然,幼常之略,亦会在寡人的考虑之中。”

    言外之意,这个会上你马谡说的话,大伙儿听个乐呵就行了。

    因为真正拍板决定具体战略的,那肯定是李翊、关羽、张飞、陈登这些国家高级干部。

    你马谡算哪根葱,敢来指手画脚?

    不过刘备这话既敲打了马谡,也给这位年轻人留足了面子。

    会议接下来持续了一个时辰左右。

    至结束时,众大臣纷纷离去。

    孔明亦待离去时,忽被身后的刘备叫住。

    “王上,还有何吩咐?”

    诸葛亮恭敬地朝刘备作揖行礼。

    刘备瞥了一眼诸葛亮身边的马谡。

    他是诸葛亮的功曹,也就是秘书。

    几乎是与诸葛亮形影不离,开会结束了也要一起走。

    “……哦,寡人与你家先生谈点事情。”

    “幼常就先下去罢,到外面去等候。”

    刘备微微一笑,冲马谡说道。

    “喏。”

    马谡施礼,躬身而退。

    目视着马谡离去的背影,刘备默然良久,才缓缓开口:

    “孔明观马谡之才何如?”

    诸葛亮一愣,似乎没有想到刘备单独留下他是为了聊马谡。

    “此人乃当世英才,不可多求。”

    “亮平日行务之时,亦多问计于他。”

    “不知大王缘何有此一问?”

    刘备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

    “……不然,寡人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说着,面向诸葛亮,语重心长地沉声说道:

    “孔明宜深察之。”

    诸葛亮眉头皱起,他暗想自己用马谡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

    并不是大王说的那样言过其实啊?

    人家明明很有军事谋略啊。

    “幼常之才,吾亲试之,确为栋梁。”

    “王上谓其‘言过其实’,岂非见其论策之时,意气太盛,不循士人谦抑之道乎?”

    当信吾鉴人之明。”

    诸葛亮暗忖道。

    他认为是马谡刚刚的发言太狂了,刘备不喜欢望这样的狂士,故而对他有偏见。

    但诸葛亮性格是很有包容性的,他觉得马谡这种有理想有朝气的小伙子,才是齐国未来的栋梁。

    所以我应该相信自己的判断。

    “……喏。”

    当着刘备的面,诸葛亮也不好出声反驳。

    因为他没办法马上论证刘备是错的。

    诸葛亮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时间一长,刘备慢慢就会发现马谡是一个难得的大才了。

    “……嗯,寡人适才那番话或许说的重了些。”

    刘备颔首,又发觉自己刚刚把话说的太绝对。

    不应该这么早就给一个年轻人定死未来,断了他的政治生涯。

    “幼常尚年幼,孔明可以对其尚加引导,莫使其误入歧途。”

    “……喏,亮会好生照看他的。”

    聊完马谡,诸葛亮又问刘备是否打算回徐州了?

    这样他好给刘备安排船只,送他回去。

    “不急。”

    刘备挥了挥手,说道:

    “既难得来荆州一趟,寡人打算在去一趟襄阳。”

    荆州最富的两个郡,就是襄阳与江陵。

    都是诸葛亮到后,被单独划出来治理的州郡。

    不过襄阳主要是以刘表的旧势力为主,刘备此去,其实也是间接抚慰刘表旧臣。

    算是帮诸葛亮进一步稳定荆州局势。

    毕竟大战之际,内部可不能出什么岔子。

    至于诸葛亮,刘备则让他留在江陵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

    不必跟着自己一起去襄阳。

    ……

    两日后,刘备携手下人抵挡襄阳城,召见荆州旧臣,慰勉其政绩。

    席间,众官依次拜见,刘备一一勉励。

    直至樊城县令刘泌上前行礼。

    刘泌虽为县令,却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政绩斐然。

    刘备听闻其贤名,心中甚喜,亲自斟酒相敬,道:

    “刘县令勤政爱民,乃汉室栋梁,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刘泌受宠若惊,连称不敢当。

    忽然间,刘备瞥见刘泌身侧立着一位少年郎,约莫十七八岁的样子。

    生得器宇轩昂,眉目如剑,英姿勃发。

    刘备不由心生好奇,便问刘泌:

    “此少年何人?”

    刘泌乃应声答道:

    “此乃下官外甥,姓寇名封,自幼习武读书,颇有胆略。”

    刘备见寇封气度不凡,心中暗赞,便招手唤他近前叙话。

    “小郎,汝能饮否?”刘备问。

    寇封精神抖擞,大声道:

    “大丈夫当气吞山河,如何饮不得杯中之水乎?”

    刘备大喜,便命人取来足足一斗酒给寇封。

    这本有“为难”之意。

    哪料寇封二话不说,端起酒器,一饮而尽。

    刘备眉眼含笑,又道:

    “取彘肩来!”

    彘肩就是猪的前腿。

    庖人取来一生彘肩给寇封。

    寇封二话不说,拔剑切而啖之

第316章 刘玄德再得一子-->>(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