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治叹一口气,捋着胡须说道:
    “周郎将大兵于荆州,我庐江拥兵不足万人。”
    “倘齐人来攻,如之奈何也?”
    此言一出,众人都表示朱治多心了。
    纷纷安慰朱治说道:
    “齐方经略荆州,焉能舍肥肉而就鸡肋?”
    “荆州以一州之富,岂不远胜庐江一郡之肥?”
    “愿将军勿忧。”
    虽然不知道李翊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众人始终坚信齐人不可能为了庐江而舍弃荆州。
    朱治心中不安,令士卒循例巡防,不可松懈。
    忽一日,烽燧骤燃,探马飞报:
    “北军大至!”
    “北军大至!”
    “……”
    此言一出,城上守将无不惊骇。
    朱治急忙登城远眺,只见一彪军杀奔城下。
    如黑云一般压境而来,写着“关”字的旌旗猎猎生风。
    “……是、是青州军!”
    有认识的人,不禁惊呼。
    “……青州军?来者莫非是关云长乎?”
    朱治眉头皱起,后脊发凉。
    此时的关羽英风早已威震华夏,时人闻其名号,无不胆寒。
    这还未完,又见一队队骑兵似霜雪一般漫野而来。
    赵字纛旄凛凛耀日,左右皆呼为白马义从。
    “……此莫非幽燕之骑乎?”
    朱治见着那一队队白骑,直感觉压力山大。
    汉末的骑兵战力之最,无非并、凉、幽三州而已。
    赵云所率的白马义从,是直接袭承的公孙氏的骑兵。
    不仅装备精良,而且身经百战,作战经验丰富。
    并由赵云、公孙续训练指导,可谓已是天下T0级别的骑兵编队了。
    青州军与幽州骑即便放在齐国,也是最顶端的部曲。
    刘备这是投了多少资源到庐江来啊?
    眼见齐人来者不善,朱治忙命人去准备舟船。
    万一有变,至少先控制住水源,给自己留条后路。
    命令方下,军卒又来报:
    “齐人已经截断水源,我舟楫水路走不动了!”
    朱治大惊,急忙前去查看。
    只见淮南舟师若蛟龙出水,陈字帆樯蔽江而下。
    三军并进,尘沙蔽天。
    齐相李翊亲执黄钺居中军,威仪赫然。
    城上吴军相顾失色,裨将吕范颤指曰:
    “此非虚张声势,实乃齐之精锐尽出也!”
    显然,齐军是有备而来。
    不!
    不单单是有备那么简单。
    只怕是从一开始从江夏撤军,就开始着手准备了。
    足足准备了半年。
    不得不佩服其效率之高。
    几乎是一鼓而下,莫说打得吴军防不胜防。
    是直接连让吴人反应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兵临城下了。
    朱治都不敢想,齐人为了今天,此前到底做了多少准备工作。
    单就细作而言,怕不是早已经将庐江给渗透成筛子了。
    朱治面如死灰,急令闭门固守。
    城上守军见此情状,尽皆骇然。
    朱治身为守将,还是强自整冠登城。
    见城外玄甲曜日,戈戟森然列阵前。
    霹雳车百架,已架云梯于城畔。
    淮南水师战船蔽江,帆影遮天。
    朱治强按佩剑,扬声质问道:
    “齐吴既为盟好,李相今日兴大军而来。”
    “陈兵于我城下,是何道理?”
    齐吴明面上仍然算是盟友,朱治先占据道德的制高点上,让自己处于舆论上的优势之位。
    然李翊为了今日,准备了半年,岂会被这么一句话给难住?
    只见他金盔白马,缓辔至壕前,朗声应答道:
    “淮南旧制,乃天子敕夏侯元让镇守。”
    “后曹贼僭越,此间本为汉土。”
    “吾主刘玄德,乃汉朝苗裔,皇室宗亲。”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吾主既受诏镇东,自当收复王化之地。”
    言毕,取出诏书,令人大声宣读:
    “制诏:庐江要郡,着周幼平为庐江太守,即刻接管。”
    “敢有抗拒王师者,以谋逆论!”
    读完,李翊取过诏书,向城上之人举看,大声道:
    “天子有诏书在此!”
    “尔等占据庐江,非法也。”
    “吾身为齐相,假节代王行事,有权替天子收回此地。”
    这时候就体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作用了。
    你想占据大义的名分压我一头,可你再大大得过汉朝四百年的金字招牌吗?
    当我拿出天子的诏书时,阁下又将如何应对?
    朱治无奈,只得问:
    “那不知李相,将欲如何?”
    李翊不假思索答:
    “此前已经言明,即刻退出庐江。”
    “你我两军尚有同盟之好,吾实不忍兵刃相向。”
    “还请朱将军勿要使吾在三军面前难堪。”
    好嘛,倒成了我的不是了。
    朱治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人。
    于是,急欲城上诸人商议。
    “李翊大军突然杀到,显然是有备而来。”
    “我庐江守把之军不足万众,如要击之,无异于以卵击石。”
    “不智,不智也!”
    一人献策道:
    “权且应下,让李翊撤去重围。”
    “我等却使人一面知会吴侯,一面使人通报周郎。”
    “如此,方能解庐江之急。”
    计较已定,朱治急来到城头,对李翊喊道:
    “李相少歇,且容我等商议一番。”
    “待两日后,答复李相如何?”
    李翊扬鞭一指,骂道:
    “吾奉天子诏令,来此收复失地。”
    “恨不得马上讨贼,尔等还敢拖延时日。”
    “莫非是诚心戏弄我乎?”
    于是,便下令军士攻城。
    一时间,杀喊声震天,尘沙卷起,遮天蔽日。
    朱治骇然,忙高呼:
    “李相息怒,我等愿意献城!”
    “愿意献城!”
    仅凭这点人手,是肯定挡不住齐国的全盛之师的。
    倘若真被李翊强行打下来,朱治的下场岂能好过?
    “李相可否宽容些时日,至少让我等收拾准备一番。”
    尽管心中已知不妥,但李翊性格过于强势,逼迫太甚。
    朱治一时缓不过来,只能请求李翊给他一点思考时间。
    李翊乃道:
    “……也罢,李某权且在此少歇两个时辰。”
    “两个时辰之后,若不见尔等献城。”
    “便依照天子旨意,以叛逆论处。”
    “到时候休怪李某不念同盟之情,待城破之日,老少不留!”
    狠话放出去后,李翊便勒马回到军阵中去了。
    独留朱治立在风中,眉头皱成一块儿。
    众人纷纷凑上来问,现在该怎么办。
    未等朱治出声回答,忽闻得城外喊声大作。
    众人皆惊,朱治骇然,问道:
    “不是说两个时辰么?”
    “莫非李相失信于我等?”
    于是,急忙引众人至城头上去看。
    原来,不是齐军开始攻城了,而是齐军在城外大搞军事演练。
    率先推出来的,是百余架霹雳车。
    霹雳车是相对小型的投石机,之所以不用配重式投石机。
    还是因为机型过大,建造不方便。
    一般是要做好长时间战斗准备时,才会有空去做。
    体型相对较小的霹雳车,就灵活了许多。
    凭借齐国之富,以数量将之堆起。
    足以起到威慑之作用了。
    轰!!!
    霹雳车齐发,巨石破空,声若雷霆。
    青州军士大声高呼,演练八门金锁阵,刀光映日。
    白马义从左右驰射,箭雨漫空,竟于城前百步排“降”字。
    城上守将,
第282章 李翊:这都是我跟我主玩烂的戏码-->>(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