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比李某料之还滑呀。”
    张燕低着头,温声答道:
    “不敢当,张某这点儿威风在您老面前可就抖不起来喽。”
    “……罢。”
    李翊一挥手,蹙起眉心,“说正经的,我河南现在正全力备战河北战事。”
    “从豫州汝南,扬州淮南,一应辎重、钱粮、器械,俱往黄河南岸调运。”
    “是真没法援助黑山物资。”
    李翊正式向张燕袒露心迹,他们正在全力备战河北战事,实在没有多余资源拿出来给他地诸侯输血。
    尤其兖州曹操,他的纵深太短,一旦使袁军渡过黄河,几乎一马平川。
    所以两家正在联合在黄河南岸修筑堡垒等防御工事,屯兵于前哨。
    是真没法支援黑山,不是装的。
    张燕表情凝重,眉心紧蹙,他意识到李翊没有骗他。
    河南确实对黑山有心无力。
    若是在五年前,张燕来向河南求援倒还差不多。
    因为那时的张燕,势力范围拓展到了黄河一带。
    河南支援他,不会费太大气力。
    但在经过袁绍一波围剿之后,整个黑山部众都萎缩在了常山一带。
    都跑到子龙老家去了,河南如何给他远程输血?
    更别提,五年前是二袁争霸,曹刘都还是别人的小弟。
    时过境迁,五年后早已换了人间。
    谈判进展的并不顺利。
    张燕不辞辛劳,远来徐州,就是为了与河南缔结同盟,共抗袁绍。
    但他要的,并不是口头同盟,甚至一纸盟约。
    张燕想要的,是实打实的好处。
    在谈判期间,张燕又话里有话的暗示李翊。
    黑山部众,他并不能全部掌控。
    中间有不少人是心向袁绍的。
    这帮贼人都是好利之徒,如果你河南不能拉出实际好处,拉拢到他们。
    那么,纵然他张燕与袁绍有过节,不死不休。
    但他可管不住手下人,会不会去投靠袁绍。
    张燕这话,几乎算是威胁了。
    可张燕却并没有危言耸听。
    毕竟老袁家那四世三公的招牌摆在那儿,对黑山民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早在初平二年时,
    张燕就因为在袁绍与公孙瓒的争夺冀州,而选择站队公孙瓒。
    结果有不少人就因此离开了张燕。
    在初平四年时,魏郡有袁军叛变,联合黑山贼,一度占据了邺城。
    又因为黑山渠帅陶升叛变,而被袁绍平定了叛乱。
    袁绍也升任了陶升为建义中郎将。
    可见,黑山军中不少人都还是心向袁氏的。
    这其中也包括眭固眭白兔,在被曹操击败后,他亲自率军去北方找袁绍求援。
    现在张燕暗示李翊这番话,既是威胁也是警告。
    百万黑山众,看似数量庞大,人口惊人。
    但毕竟各自为政,一盘散沙。
    你河南愿不愿意拉拢他们,自己看着办吧。
    反正我张燕是管不住他们的。
    一向睿智果敢的李翊,在听完张燕道明黑山内部情况之后,此刻竟也陷入了沉思。
    大堂之内,鸦雀无声。
    每一个人都屏气凝神,大气也不敢出。
    虽然这件事与现场不少人都无关,比如山越宗帅祖郎、费栈二人。
    他们本来只是食客,莫名见证了一场政治博弈。
    暗觉精彩的同时,在见到两名政治老手的交锋后,又觉紧张万分,直呼过瘾。
    “……好。”
    在沉吟了许久之后,李翊终于松口。
    缓缓睁开双眸,出声询问张燕条件。
    “……张将军开个价吧。”
    “一百万斛粮食!”
    张燕启唇更是了然,斩钉截铁地说道。
    唔……
    饶是现场有不少看客,但当听到张燕开出的条件之后,仍是忍不住屏气凝神。
    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啊!
    “……呵呵,张将军莫非欺吾年少。”
    “李某岂八岁童蒙,不识数目?”
    李翊也算官场老手了,面对张燕的开出的惊人条件,表现的异常冷静。
    “燕岂敢大言欺人,诓瞒郯侯?”“然黑山实有百万之众,从河南到常山,去除损耗。”
    “百万斛粮,又能剩多少呢?”
    或许有人会疑问,为什么一打仗粮食就消耗的快。
    难不成前线将士多出来几张嘴不成?
    确实多出来几张嘴,那便是喂养这些前线士兵的民夫。
    他们把粮食运到前线去,他们得吃粮。
    但是这些精壮的民夫,他们可不产粮。
    劳动力被拉到前线去了,田地没人耕种,自然导致粮食越打越少。
    其实路途损耗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还是劳动力脱产。
    要是有充足的劳动力,可以保证将士既能在前线打仗,后方还有足够的人种田。
    那国家就成了一台战争机器,可以无限制对外扩张。
    但这在古代,是绝对没法实现的。
    张燕在这次谈判中,取了巧,谈到了粮秣损耗问题。
    却回避了一个关键问题,
    那就是百万黑山人口,并不是人人都要上前线作战。
    他们有不少民众,是自给自足的。
    你这是百万人,又不是百万兵。
    怎么能把军事上的问题一并放在这上面讨论呢?
    “……这不是河南所能负担的。”
    李翊斩钉截铁的回复张燕,拒绝了他开出的条件。
    而这自然也在张燕的预料之中,便问:
    “那么郯侯能给出多少粮秣?”
    “……三十万斛,这是河南所能给出的极限了,既是如此,我也得先请示刘将军。”
    “李某自己做不得数。”
    李翊信誓旦旦,故作为难。
    显得这三十斛粮食,都已经是他咬紧牙关,下定很大决心才同意给的。
    张燕牵唇一笑。
    “这三十万斛粮秣,只怕不够前线将士打仗的。”
    “九十万斛如何?”
    “……不行,四十万斛,不能再多了。”
    “若不然,河南情愿单打独斗,独自对抗袁绍。”
    “至于足下麾下渠帅,任其自去耳,与我何干?”
    李翊表现出强硬的态势。
    仿佛自己所开出的这个条件,张燕不接受的话,他便要宣告谈判破裂了。
    虽然两人的谈话时间不长,但流速却十分缓慢。
    两人的大脑都在飞快旋转,拼命试探对方的底线。
    尤其是张燕,他眯起眼眸,绞尽脑汁思考这究竟是不是李翊的底线?
    这是一个商场谈判理论。
    即当你走进商店时,买一件心仪已久的商品。
    但它的价格却高出了你的预期,你知道这个价格肯定虚高。
    你自己有一个最高能接受的价格,并且你也知道店主肯定也有一个最低能接受的价格。
    通过讨价还价,你不仅想让商品价格低到你的预期,并且要尽可能接近店主的最低价。
    因为越接近,你就省得越多。
    而店主正好相反,
    他想让商品价格尽量接近你的最高价,越接近他就挣得越多。
    你知道这一点,你也知道他知道这一点。
    但你们都不知道对方的底线到底是多少。
    于是你们便会开始博弈,
    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会不断抛出假的底线。
    并且虚张声势,努力地让对方相信这就是你的底线。
    到了最后,你们便会以交易破裂相互威胁。
    若真交易破裂,这无疑会是一个双输的局面。
    你没买到东西,店主也没能挣到钱。
    但你们都会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坦然接受这双输的局面。
    以此来给对方施压。
    这时,你会转身慢慢走向店门。
    这是最紧张最考验的时候。
    你会后悔,因为店主的价格你是能
第175章 只要对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绝不出动大汉魅魔-->>(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