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汉子的箭矢已照面射来。
    正中马头,马儿发出一声痛苦的哀鸣,便一头栽地。
    孙策身形矫健,慌忙避过马儿沉重的身躯。
    一个鹞子翻身,窜进了林子中去。
    只进去的一瞬,便听得林子外响起了羽箭的噼啪声。
    一箭正中孙策面门。
    从他腮帮射过,撞飞几枚臼齿,然后刺入口腔,扎入另一侧。
    立时血飞溅,面似桃红。
    孙策顾不得疼痛,只一手抚脸,一手持剑鞘遮挡。
    “杀贼!!”
    三名门客,见孙策负了伤,更加振奋。
    挺枪往林中杀去。
    孙策别无器械,用剑鞘挥打拒敌,且战且走。
    被三名门客刺中数枪。
    “狗贼,受死!”
    一名门客挺枪杀到,照着孙策眉心便要刺去。
    地面突然微微发颤,远远传来无数急促的马蹄声。
    似有大队人马不断迫近。
    “孙将军!主公!”
    呼声此起彼伏,不断靠近。
    孙策凌空一脚将眼前之人踹倒在地。
    身子一踉跄,循着声音往前赶去。
    三人在身后追。
    迎面正撞见程普,引数十人马赶至。
    “啊!!主公,这!!”
    程普见着孙策浑身是血,满脸的难以置信。
    孙策却不顾的许多,大声呼道:
    “杀贼!”
    “喏!!!”
    程普目眦欲裂,拔剑在手,引众上前,将三名门客团团围住。
    各自拔刀拔剑齐上,将三人砍作肉泥。
    直至面目全非,才觉泄愤。
    才回头来救孙策,却发现他血流满面,被伤至重。
    早已经不省人事了。
    “主公啊!!!”
    程普大叫,眼中几乎要滴出泪来。
    心中悔恨不及。
    早知道就该坚持己见,执意护随,也不至于使孙策单身在外,遭小人伏击。
    乃至重伤至此!
    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程普取刀割下战袍,将孙策身上的伤处裹好。
    在众人拥护下,小心翼翼地送回沙羡。
    由于孙策负伤,原本打算继续进军的吴兵立时失了主心骨。
    只得就此停歇。
    程普先找人与孙策医治伤势,又寻着其他将领问道:
    “主公负重伤,不能统军。”
    “前日备战许久,可要就此回吴地?”
    话音方落,众人皆没有提出异议。
    只是每个人的脸上都面露不甘,毕竟现在势头正好,刚刚击败了黄祖,侵吞江夏半壁。
    却因为这样一件突发事件,而不得不宣告中止。
    时周瑜押粮回来,闻说孙策重伤,急急忙赶来查看。
    见孙策不省人事,乃责备众将道:
    “吾此前命汝等好生照看好主公,汝等缘何不听我言?”
    程普面露羞惭之色,揽责道:
    “此普之过也,主公之前执意要孤身猎鹿。”
    “我拗不过他,便……唉……”
    “哼,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周瑜冷哼一声,又问,“可有差医者看过?”
    程普颔首,忙道:
    “适才医者来过,为主公敷了些伤药。”
    “只是沙羡小地,寻不着好的医者,不妨回吴地另寻神医。”
    周瑜大声道:
    “伯符现在重伤不醒,哪能折腾周转?”
    顾雍有些担忧地说道:
    “刘表知失了江夏,必举兵来攻。”
    “现在主公重伤不醒,不能够理事,贼兵若来,如何拒之?”
    周瑜眉头一皱,沉吟半晌,缓声道:
    “现在只有先等伯符醒转,方能够决定之后何为。”
    微微一顿,忽的想起些什么。
    周瑜又对众人说道:
    “现如今我等身在江夏,闻说长沙太守张仲景,医术高明,何不请他过来施救?”
    长沙就在江夏南边,两地紧挨着,相去不远。
    程普担忧地说道:
    “今我等与荆州开战,张仲景乃长沙太守,刘表麾下之人。”
    “焉肯施救?”
    周瑜说道:
    “我闻张仲景早有弃官归隐之心,料医者仁心,今见患者,未尝不肯施救。”
    “况如今无计可施,纵不应允,也该一试。”
    众人乃从其言,遣使去往长沙寻找张仲景。
    一面仍命医者治疗孙策。
    医者对众人说道:
    “孙将军伤势极重,须静养百日,方可无虞。”
    “若怒气冲激,其疮难治也。”
    众人谢过,赐酒肉谢之。
    约过两日,孙策醒转。
    问众人诸事,众人一一答之。
    孙策闻言,乃要起身,强撑着身体爬起。
    周瑜急忙劝道:“伯符忘医者百日调养之言耶!?”
    孙策咬紧牙关,恨恨道:“某如何等得百日?”
    “若刘表闻我伤重,必来取江夏,攻之甚急。”
    “我必须前去统军,以慰军心。”
    顾雍亦在旁侧劝说道:
    “孤城难守,将军又受了伤。”
    “此前败黄祖时,已大有收获,不若就此归吴地,别图良策。”
    孙策为人最是性急,怒道:
    “江夏之地,乃我等浴血拼杀所得。”
    “岂可拱手退还?”
    “我还要与刘景升争夺荆州,哪能就此回去?”
    周瑜再劝:
    “荆州随时可取,若伯符身子挨不住,江东大事何人来治?”
    闻言,孙策这才稍有冷静,但依旧不肯退兵。
    周瑜为了开导他,便安慰说道:
    “我已命人去长沙请了张仲景张神医过来,听闻此人医术高明,能救人之急。”
    “若他到来,兴许伯符的伤病能好得更快些。”
    “现在便安养身子就好。”
    孙策恨不得即日便愈,闻说有神医在,心情乃宽释不少。
    接下两日,便安心在沙羡养病。
    很快,派往长沙的使者赶回,言说张仲景已不在了长沙。
    这……
    听到这个消息后,众人皆感到有些失落。
    “那张神医现在何处?”周瑜问。
    “听说已去了徐州。”
    “……去刘备那儿了?”
    众人立时犯了难,现在孙吴与刘备的关系很微妙。
    也不知他肯不肯借人。
    “总得试试!”
    周瑜即遣人再去往徐州,求救张仲景一用。
    从江夏到徐州,往返又耽误不少时日。
    而期间,刘表已经组建好了大军,赶来收复江夏。
    刘表虽然好谋无断,但唯独在荆州大事上,视作逆鳞,不许任何人染指。
    好在荆州大军赶到江夏的临门一脚时,去往徐州的使者终于赶回。
    “如何,借到张神医否?”
    众人焦急地问道。
    “……没有。”
    使者羞惭的答道,“徐州人说他们要在各地设置医署,需要张神医统筹,抽不开身来。”
    怎会如此……
    听完使者的回复,众人脸上的失落之色溢于言表。
    孙策强支伤体,怒叱道:
    “求人不如求己!”
    “纵无张仲景,吾体便不能康健耶?”
    说完,便要起身走出房间去。
    众人忙问孙策要去哪。
    孙策大声道:
    “刘表已打至门前,诸公不报我,便以为我不知耶?”
    众人面面相觑,由于担心孙策被荆州战事分神,便在周瑜的做主下,压而不报。
    不想对战事敏锐的孙策,还是察觉到了。
    “……伯符,还是回吴地吧。”
    终于,周瑜也无可奈何,劝孙策退兵。
    孙策坚持不退,忽又瞥见那名去往徐州的使者欲言又止。
    便出声问道:
    “汝还有何说?一一说来。”
    “……呃。”使者把头一低,有些迟疑。
    “徐州是李翊主持南方之事,我此次去往徐州,未能见着刘备,只见着了李翊。”
    言外之意,不借张仲景给孙吴,是李翊的意思。
    孙策只与李翊有过一面之缘,但却对他印象颇深。
    “他还说了什么?”
    孙策凝眸,大声问。
    那使者声音放缓,更加低沉。
    “李翊说,说……”
    “他说什么!”
    孙策大声吼道。
    “他说主公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
    “此前我误以为付孙策以大事,可取荆州。”
    “今日观之,所托非人也。”
    使者喏喏地把李翊原话给复述了一遍。
    孙策闻言,勃然大怒:
    “山野村夫,何敢小觑于我!”
    “汝李翊道我取不了荆州耶?”
    话落,即拔出佩剑,对众人厉声喝道:
    “传我令,各部将校速去点齐各营兵马。”
    “与我一同出征刘表!!”
    伯符……
    主公……
    众人皆颇感无奈,想要劝住孙策。
    然孙策战意已决,执意要继续作战。
    命令甫一下达,未走两步,忽觉两眼一黑。
    身上疼痛难当,仿佛各处疮口崩开一般。
    遂大呼一声:“痛煞我也!”
    乃吐血倒地,昏死了过去。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