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3章 李先生是张良韩信萧何三合一圣体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此地岂是轻易可得的?”

    李翊道出关键所在。

    庐江属于扬州为数不多的肥地。

    这里的土地开发成熟,人口众多,并且和荆州水陆相连。

    刘表一旦得到了庐江,便有了全取扬州的机会。

    这你让扬州那帮人怎么想?

    袁术本来就视扬州为自己的领土。

    刘繇则是正儿八经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对这里的领地有合法宣称权。

    至于扬州其他的势力,许贡、王朗、严白虎,这些人又岂会坐视刘表坐大?

    包括刘繇麾下的笮融、薛礼,那都是野心勃勃之人。

    追随刘繇的目的,就是想在扬州谋取一块自己的地盘。

    刘表坐拥荆州,本身实力就已经很强了,若是让他得了庐江。

    其他势力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我们不妨表面同意与刘表的结盟,只是要虚与委蛇。”

    李翊提出自己的想法,刘表既然想钱让我们为他流血,那我们就使劲你的钱。

    至于流多少血,就由我们自己说了算。

    “倒也可以,只是刘荆州已坐拥大州。”

    刘备吐露自己的担忧。

    “南收零陵、桂阳,北据汉川。”

    “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战舰上千艘。”

    “只恐合作不成,反养一虓虎在身旁。”

    荆州可不似徐州遭受过大规模的战乱。

    并且刘表也比刘备要早经营很多年,也很有手段。

    只用了几年时间,便从一个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的孤寡老人,成为了如假包换的荆襄之主。

    面对贼寇,他恩威并施,各路土匪山贼纷纷洗心革面,对他心悦诚服。

    北方各州的名士纷纷来荆州避祸,刘表也是倾力接济。

    把荆州变成了乱世之中难得的一片清净之地。

    并且还产生了一个奇景:——

    在这个乱世之中,荆州竟然文教兴盛。

    以致于出现了一个“荆州学派”,刘表甚至还牵头编纂了一部天文学专著《荆州星占》,流传了上百年。

    刘表绝对是有名有实的乱世良牧。

    所以,

    在面对这样一个有手段,有实力,并且同样也擅长笼络人心的汉室宗亲。

    刘备简直觉得刘表就是自己的加强版,如何能够放心的让他参与到扬州的事务里来?

    与虎谋皮,焉有其利。

    李翊看出老刘内心的担忧,“刘表治荆州,确实有手段,但主公有个优势,是刘表没有的。”

    “什么优势?”刘备问。

    “我。”

    李翊正色答道,“主公还有我。”

    其实现在的刘表与刘备,真的就只差了一个李翊。

    因为刘备在徐州遇到的问题,跟刘表在荆州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

    只不过刘备有李翊帮他解决掉了,而刘表却是孤身一人。

    诚然,荆州号称带甲十余万。

    确实,单就荆州而言,是真的可以拉出十万雄兵来。

    注意是荆州能拉出来,而不是刘表能拉出来。

    刘表对荆州的控制力,远不如刘备现在对徐州的控制力强。

    因为荆州的世家同样强大,能够以下克上。

    蔡、蒯、庞、黄四大世家把持着荆州权柄。

    其余各地世家,更是力量雄厚。

    刘表当然也在努力拉拢这些世家了。

    比如:重用蒯氏兄弟借力打力,与蔡家联姻等。

    是不是很像刘备历史上拉拢徐州世家的手段?

    刘备同样重用陈氏父子、丹阳派等大族,并且与东海望族麋家联姻。

    只不过老刘最后失败了,丢了徐州。

    刘表也没好到哪去,直到死都是孤身一人,连自己的亲儿子都信不过。

    所以一向谦逊的李翊,这才会在刘备面前出奇的表示:

    ——你还有我!

    刘备在徐州的问题李翊帮他解决了。

    但刘表却没人能帮他解决荆州的问题。

    史书上,曾评价袁绍为:“外宽内忌,好谋无断。”

    其实陈寿也用这句话评价了刘表。

    估计本初同学这时候都要骂娘了。

    明明是两个人的差评,为何最后却要我独自承受?

    除了陈寿的评价之外,

    曹操曾说刘表是守户之贼,贾诩也说他是多疑无决,无能为也。

    而刘备担心刘表有野心,跟他合作,之后会摁不住他。

    那刘表到底有没有野心呢?

    答案是当然有,而且很大。

    但却是一个不用过于担心的野心。

    何也?

    刘表常常自比西伯,即周文王。

    周文王号称,“天下三分有其二犹服事殷。”

    意思就是说他特别能苟。

    苟到商朝气数已尽,他儿子周武王才能一举灭商。

    刘表也是怀着这样的心思,以为保守荆州,四处浑水摸鱼,坐收渔利。

    日后这天下自然就是他的了。

    可是他却错误的估计了形势,拿前朝的剑来斩本朝的官。

    商朝与汉朝国情完全不同。

    商朝当时内忧外患,你不碰它,它自己也会慢慢倒下。

    而汉末却是群雄并起,越打越强。

    兼并到最后,顺手就能把你也给兼并了。

    而正如史书所言,刘表性格是多疑的。

    这也成了阻止他进取天下的重要因素。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他一个人孤身来荆州,天天在这些世家大族之间搞平衡。

    稍微一个不谨慎,就被别人给推翻了。

    你说刘表他能够轻信别人吗?

    刚入荆州时,他单枪匹马。

    进一步九死一生,退一步十死无生。

    所以他只能断绝犹豫,一往无前。

    可当他坐稳荆州,年龄增长之后。

    得到的越多,害怕失去的也就越多。

    看似功成名就,实则孤立无援。

    他既不愿相信蔡、蒯、庞、黄等世家大族。

    也不相信张绣、刘备等外州客将。

    可以接纳他们为自己守土,但一旦让他们独自领兵,刘表就猜忌不断。

    甚至于自己的两个儿子,都不愿相信。

    刘表多疑猜忌的缺点,到晚年被无限放大。

    这一点,其实跟袁绍也很像。

    袁绍、刘表的成功与失败,其实都能在对方身上找到影子。

    “善!既如此,你我可同去见刘始宗!”

    在李翊的劝说下,刘备相信刘表对自己构不成大的威胁。

    正如李翊所言,

    我有李子玉,可你刘表在荆州看似前呼后拥。

    实则,始终一人。

    ……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