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地理清楚了当前的时间线后,李翊平复了一下心情。
    他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秉着入乡随俗的原则,也有模有样地学着刘备的样子作了个揖。
    “原来是刘使君,久仰久仰!”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了。
    李翊刻意称呼刘备为“使君”而不是“府君”。
    刘备本来是平原相,应该称为“府君”。
    但当他来帮陶谦撑场子的时候,陶谦为了给刘备壮声势,表奏刘备为豫州刺史。
    虽然这个刺史有名无实,但人是正儿八经的走了官方流程的。
    你称呼刘备为“使君”,就等于间接承认了他豫州刺史的身份,是一种尊重。
    刘备心头果然升起一丝好感,笑道:
    “小郎亦知我刘备乎?”
    哪个英雄豪杰不求闻名天下?
    刘备现在才刚来徐州不久,连一介白身都听说过自己的名号,这如何不令他感到高兴?
    “……呵呵,刘使君大名如雷贯耳,我这山中野人也是久有耳闻。”
    刘备见李翊此刻虽然狼狈,但整个人却器宇轩昂,丰神飘洒,心中好感倍增,又问:
    “我观小郎谈吐大方,绝非常人,此间不是说话之处。”
    “你且随我回郯县如何?”
    李翊暗喜,这可是他求之不得的保护伞。
    “敢不从命!”
    应喏一声,跟着刘备一起回了郯县。
    路上,一直沉默不语的关羽忽然开口:
    “兄长,观此人如何?”
    刘备不假思索答:
    “品貌端正,不似恶类。”
    “贤弟何故如此相问?”
    关羽皱着眉头,凝望着走在前方的李翊。
    他不是一个喜欢在背后嚼人舌头根子的人。
    但李翊此人相貌着实怪异!
    既不留发,也不蓄须,活像个受了髡刑的贼人。
    可受髡刑者,大多容貌被毁。
    此人却又生的五官端正,皮肤白皙,实在古怪。
    关羽不想背后说人坏话,又怕大哥吃亏,只得道:
    “此人相貌古怪,衣着奇异,来历不明。”
    “眼下正值多事之秋,兄长切要小心提防贼人。”
    刘备却不以为然,淡淡的摇了摇头。
    “彼不说,怎知其来历?待我问过便知。”
    “况我观此人相貌端正,绝非恶人。”
    “他此前亦被贼军相逼,贤弟亲眼所见,何故忘却?”
    关羽默然不答。
    刘备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孰忠孰奸,孰善孰恶,不可一言以蔽之。”
    “待回了郯县,自有定论。”
    话落,催马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