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3章皇爷爷,你当年应该没我父皇狠吧!【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数日后,李世民于两仪殿偏殿召见了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与戴胄。

    殿内熏香袅袅,气氛却比朝堂之上更为凝重。

    李世民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渐起的秋风,半晌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

    “太子此番归来,威势日隆,于国而言,自是幸事。”

    “然,为君者,当恩威并施,张弛有度。”

    他话锋一转,又接着道:“如今四方暂平,诸位爱卿以为,朝廷当如何举措,方能使太子,更契合储君之道?”

    他问得含蓄,但在场四人皆是人精,岂会听不出弦外之音?

    陛下这是觉得太子风头太盛,功高震主,想要加以遏制了。

    长孙无忌眼帘低垂,盯着自己脚下的金砖,仿佛上面有朵花,一言不发。

    他是太子亲舅,更是关陇集团的代表,无论于公于私,此刻表态都极为敏感。

    褚遂良亦是沉默,他虽心向太子,但也深知帝王心术,此刻无论说什么,都可能引来猜忌。

    李世民等了一会儿,不见回应,眉头微蹙,目光转向于志宁:

    “于卿,你夙来直言敢谏,说说你的看法。”

    于志宁心中苦笑,知道躲不过,只好硬着头皮出列,躬身道:“陛下,太子殿下武功赫赫,扬威域外,实乃大唐之福。”

    “然,古人云:‘马上得天下,安能马上治之?’如今高句丽、倭国新定,百济、新罗臣服,正是需要大力推行王化、安抚黎庶之时。”

    “臣以为,太子殿下既已展现赫赫武功,不若借此机会,转而精研内政,学习如何治理新附之地,如何安抚万千生民。此亦为储君之本分。”

    他这话说得冠冕堂皇,核心意思却只有一个。

    让太子从军事领域转向文治,本质就是削其兵权,使其远离能够直接调动大军的位置。

    长孙无忌终于忍不住,抬头看了于志宁一眼,眼神中带着不悦,但终究没有开口反驳。

    褚遂良则接口道:“于詹事所言,虽有道理。然,太子殿下刚刚立下不世之功,此时若骤然使其远离军务,恐寒了将士之心,亦有‘飞鸟尽,良弓藏’之嫌,于朝廷声誉不利。”

    他这话是在委婉地提醒李世民,不要做得太明显,以免让人非议。

    李世民不置可否,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戴胄:

    “戴卿,你掌管刑部,又曾署理过大理寺,于律法见解颇深,你以为呢?”

    戴胄面色严肃,出列道:“陛下,于詹事与褚谏议之言,皆有其理。”

    “然,臣以为,国之常制不可废。太子殿下此前统御之征东大军,本乃陛下授予之临时职权。”

    “如今战事已毕,各部兵马自当各归本镇,兵权重归兵部与各地都督府调度,此乃惯例,亦是正理。”

    “至于太子殿下之东宫六率,乃护卫东宫之根本,依制保留,并无不妥。”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将收回大部分兵权归结为‘恢复常制’,既达到了目的,又显得名正言顺。

    李世民微微颔首,戴胄的话说到了他心坎上。

    他沉吟片刻,又抛出一个更尖锐的问题:“东宫六率,经太子整训,战力非凡,尤善使用火器。还有那新立的海军,舰船利炮,皆听命于东宫。”

    “此二者,虽合制度,然力量过于集中,诸位爱卿以为,朝廷当如何善加引导,使其更契合朝廷整体布局?”

    他刻意回避了‘削弱’二字,但意思再明显不过。

    此言一出,殿内再次陷入死寂。

    削弱东宫六率?那是太子亲卫,无故削减,形同挑衅。

    接管海军?海军是太子一手创建,核心将领皆是太子心腹,如何接管?

    强行下令,只怕会引起剧烈反弹,甚至兵变都有可能。

    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三人再次沉默。

    这个问题太过凶险,无论怎么回答,都可能同时得罪皇帝和太子。

    戴胄也闭上了嘴,他可以用‘制度’来建议收回征东大军的指挥权。

    但直接针对东宫根本武力和太子嫡系的海军,这已超出了惯例和正理的范畴,纯粹是帝王心术与父子猜忌,他一个臣子,不便也不能置喙。

    李世民看着再度沉默的四人,心中掠过一丝不悦,但也知道此事确实棘手,逼得太紧反而不好。

    正巧此时,内侍来报:“陛下,魏王殿下求见。”

    

第443章皇爷爷,你当年应该没我父皇狠吧!【求月票】-->>(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