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当征西军司的骑军从北部绕袭而来时,刘羡其实刚刚上榻,还没有入睡。
每天只有当这个时候,没有旁人在,他的内心才会稍作安宁。然后他将脑海中关于战事的部份刨除出去,开始担忧北面那些正在远徙的乡亲们,心想他们此时过得如何呢?对自己有没有怨言呢?天气已经开始冷了,他们随身携带的秋衣够吗?冬日的棉衣呢?
其实这些事情他早就已经想过了,只是此时忍不住又在脑海中梳理一遍。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其实不只是书本,关于做事的经验与教训,其实也是一样的。在经历了不同的事以后,刘羡从过来人的角度来看,发现总有办法能做得更好。只是当时时间匆忙,自己未能察觉,但这种事后的总结是不能不进行的。只有这样,他才能节省思索的时间,用本能去迎接未知的挑战。
这无疑是有用的,听到西军骑兵大声喧嚣,如幽灵般突如其来,洪水般席卷向西军营垒时。刘羡顿时就回忆起了类似的大阵仗:郝散率军夜袭古木原,不就是这样的场景吗?当时孙秀直接弃军而逃,是刘羡和张光等人临时拉拢了一批军士,身先士卒地抵御,才将大局稳定下来,最后反败为胜。
故而刘羡也不着甲,披上了御寒的袍服,以最快地速度对身边的卫士下令道:“不要慌,先把旗帜打出来。”
此时负责护卫他的是诸葛延所负责的豪进营,他们闻言,一面打出安乐八字旗,一面在身边列阵,刘羡则毫无迟疑地穿越人群,迅速就登上了高台处,当众擂鼓。
刘羡本来就注重夜哨和纪律,虽然叫西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渭北的基本防备还是有的。主要的问题,是除了几千守夜的将士以外,其余将士大部分在休息,他需要时间来让将士们重新列阵。为此,刘羡必须借助当众击鼓,来尽可能吸引敌军的注意力,同时以此来提高己方的士气。
果然,西军骑士见状,立刻调转目标,集中向刘羡高台处围攻而来。这正中刘羡下怀,枪戈如林簇拥间,清秋的夜风之中,数十名男子站在高台之上,赤着上身,把环绕的战鼓尽数擂响,商音清促,角音绵长。起初,是十步一鼓;随着西军越来越近,继而一步一鼓。
来袭的西军骑士见高台下人少,不禁欣喜欢呼,在前锋的带领下爆发道:“杀贼!”
而刘羡所部也争锋相对,同样回以高呼道:“立阵!”
毋须多言,诸葛延所部立刻列起了圆阵,如同一道铁壁一般,堵在了来袭的西军骑士面前。骑军在营垒之中冲锋,也到底比不过在平原上,所以最先冲撞上来的西军骑士们,仅仅是动摇了圆阵半分,很快攻势就被消弭了,他们只能下马近身力战。
而与此同时,周围的刘羡军士卒也都在鼓声下纷纷惊醒过来,得知有敌人在渭北夜袭,他们起初有些不可避免地慌乱,但眼见主帅在高台下,很快又镇静下来,开始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进行齐聚和反击。
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西军骑士第二波攻势已经近在眼前。
在第一波攻势被瓦解以后,西军立马派出了百名精锐前来闯阵。他们身披重甲,化作三道楔形箭头,硬生生往圆阵里凿了进去,哪怕面前是长槊或者刀刃,他们都当仁不让。
刀槊齐下,有数人瞬间身亡,但也有真勇士开出一条道路来。刘羡敲击着大鼓,听见台下有喧哗声,往下一望,见到有一名骑士手持大斧,在人群中挥舞如湍流,凡是靠近的长槊、长刀,都被他一刀斩断。
来者不是他人,正是刘聪之子刘粲。
他此次为司马颙任命为前军牙门,誓要取刘羡性命。哪怕面对两支刺过来的长槊,黑云压顶似的,他一刀推开,紧接着右手提斧往下一压,顿时又砍断了一人的脖子。旁人见正面杀他不过,便尽力去刺砍他的马。有一刀劈中马蹄,刘粲坐骑不稳,他当即就从马上跳下来,纷乱中落地,然后喘也不喘,又挥舞巨斧,将一人的手腕给劈
第二十七章 渭水大战之四-->>(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