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渭水大战之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先领导别人,就要先说服自己。若是做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怎么可能期望于旁人也能认同呢?现在,刘羡需要做的就是,让麾下的大众们也相信,他们将要去建立一个国家,他们能够建立一个国家。

    因此,一连听了数个时辰的渭南厮杀声,刘羡仍停留在渭北大营。而见主君风轻云淡,营中将士的疲敝畏战之气大减。而随着战事从早上进行到了晚上,双方死伤近上千人。可结果正如刘羡事先计算的那样,将士用命之下,西垒一直安然未落。

    到晚膳的时候,杨难敌来和刘羡一起用膳。他作为客军,刘羡暂时用不到他上场,他就在西垒望楼上一直观望。此时回来,他对着战况啧啧称奇,说道:“怀冲,你真是坐得住。这么大的大场面,我们在仇池的那些阵仗,都算是小打小闹了。”

    “哦?”刘羡顺着杨难敌的话,顺口问道:“仇池这些年也打过仗么?”

    “当然打过。”杨难敌抱怨道:“阎缵那个老贼,看我家占据二郡,眼红手黑,几次派兵来追剿我家,因此打过几次小仗。”

    听说此战和阎缵有关,刘羡来了兴趣,毕竟阎缵目前就在对面,从知己知彼的角度来说,应该多做了解。故而他又问道:“那战果如何?”

    “仇池山高林深,春夏多有毒蛇蚊虫,冬日又封山难行。阎缵都五十几的老人了,他别的时间都出不了兵,只有秋天能打几仗,这能有什么结果?几次前来,和我斗不过一月,就又匆匆退走了。只是影响我收粮,又从我部收买些叛徒,煞是可恨!”

    杨难敌暗骂了几句,显然,过程并不像他说得那么轻松。刘羡同时也心想,在这样的局面下,阎缵居然还能想着去剿灭仇池国,确实算得上尽心费力了。

    他其实早就听说过阎缵的名字,他的祖父是阎圃,也就是汉末时汉中太守张鲁的智囊,为张鲁投降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按理来说,这样出身的人,应该仕途极佳,只是阎缵早年是杨骏的人,三杨倒台后,他的仕途也随之断绝。不过此人的品性极好,他在三杨族诛之后,冒着风险为杨骏修墓。

    因此孙秀在诛灭后党后,为了提高声望,便任命他做汉中太守,一直至今。

    刘羡心想:阎氏世代为汉中豪族,如今自己既然要入蜀,他便是自己的拦路虎,若是在这里解决掉他,无疑会除掉一大阻碍,而若是能收服他,以后的大事便会更加顺利……

    正思忖间,忽听帐外卫兵前来传信,说:“张公子回来了,他说有要事禀告元帅。”

    说罢,张寔便大踏步进帐,向刘羡行礼道:“元帅,您吩咐的事情,有结果了。”

    刘羡眼皮一跳,放下手中碗筷,问道:“上游有什么异状?”

    张寔沉声答道:“元帅英明,在渭桥上游二十里处,我们的斥候看见,有许多人在河边堆积巨木,将巨木捆扎成束。若我预料不差,今夜,他们将以此顺流而下,用巨木冲垮我军的渭桥。”

    “这是大事,渭桥一垮,渭南营垒就将孤立无援,很快就将为西军所击败。元帅,恐怕我们要早做准备。”

    原来河间王打的是这个主意,好计谋!刘羡心中暗自叫好。正如张寔所言,想要破坏自己的防御体系,摧毁渭桥是最好的手段。只是之前自己用出奇不意的方式,烧毁了潼关船只,又因水师横行渭水的缘故,使得他们无法使用最便捷的火船,没想到,他们竟然就想了这么一个主意出来。

    若是自己没有准备,可能还真被他们得逞。可惜,再好的计谋,事先让自己得知,那就失去作用了。

    “这不难处理,安逊,我这里还十几艘剩余的舟船搁在岸上,都给你,你把船都推入上游,让人赶紧加制一些长杆,等这些木头顺流而下,你就把这些木头都钩连上岸。”

    刘羡吩咐完后,不禁轻声一笑,他重新拿起碗筷,对旁听的杨难敌笑谈道:“天气渐冷,我营里正缺木柴,没想到对面就主动给我们送上门来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