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西军在三河口战败的消息传来,长安西人如丧考妣,刘羡营内自是一片欢腾。
在开战之前,虽说刘羡与幕僚们已经经过了缜密的推演与准备,但人们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大家只道有成功的可能性,但具体有多少把握,谁也没有底。而现在看来,河东军竟接连胜了两仗,打得西人毫无还手之力,事实胜于雄辩,西军并不是不能战胜的,众人的踟躇心理也随之一扫而空。
可这也不完全是好事,因为继而就有人盲目乐观,蠢蠢欲动起来。
不知是谁先说,既然西军如此不堪一击,也不必大费周章进行远徙了,直接就在长安一决胜负,干脆占据整个关中,岂不更好?毕竟关中是三秦发源之地,也是汉室与晋室的龙兴之地,再怎么也比偏僻的巴蜀好多了。
这些话语在军中颇有市场。毕竟远徙要奔波数千里,翻越重重山川,而且前途并不会因为抵达蜀地就明朗起来,此后大概还是要与征西军司对抗。既然如今似乎能够战胜西军,何不二一添作五,干脆在关中决一死战呢?成就成了,败了再走就是。
尤其是那些刘沈的部下,他们本不属于刘羡,也多不想前去巴蜀,此时就更加闹腾起来。
本来刘沈是不支持这些人的,他作为一名沉浮宦海多年的士人,深知想要融入一个新势力内,最重要的秘诀无非就是一条:和光同尘。换言之,也就是少说、多听、多看。
可这究竟是他一个人的想法,麾下诸将却不这么想。安定太守卫博、北地太守苏琦、新平功曹裴丰等十余人既不想前往蜀地,还想早些立功提高自己在刘羡军中的声望,于是就串联起来,又拉了几位冯翊军的年轻人,然后跑到刘沈面前,让他找刘羡请战,刘沈不允许,他们就去找张光,张光抹不开面子,最后就还是应允了。
他们进帅帐的时候,刘羡当时正在与吕渠阳、郤安一起核算目前远徙耗用的物资,不意一大群人忽然气势汹汹地走进来,吕渠阳和郤安见状,就先告辞离去了。刘羡则有些莫名其妙,挥手让他们坐下后,让他们先表明来意。
卫博当即出头说道:“明公,如今西人连败两仗,足见其不堪一击,而我军人数虽少,但兵马精锐,士气正盛。如今只要您下定决心,扬剑杀敌,我军占据关陇,岂是一句空话?!”
其余人闻言,亦是纷纷响应,说道:“此地是明公祖宗坟墓,还远去做什么呢?”
刘羡听到这些话语,一时大感叹息。如果能在关陇脚跟,自己莫非会不占吗?之前得胜的这两战,都是经过精心谋算后的必胜之战,但仔细分析,只是用少量的精兵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罢了,能影响对方的士气,但无法改变双方的实力对比。
事实是,刘羡现在手上的精锐只有六千余人,其余河东军虽然经受训练,但大多没有经过切身的厮杀,战斗力其实一般。而刘沈手下的雍州军,实战经验可能好不少,但最重要的问题是,他们尚未对刘羡完全服从,战场上完全可能自行其是,就这样的条件,怎么可能真和西军硬拼呢?
可人们往往就是这样,不愿意看到几个月以后的事情,一点点的胜利就能让人忘乎所以,就像一点点的失败同样能让人倒地不起。想要保持冷静的态度,实在是非常困难的。
故而一开始,刘羡还是苦口婆心地说了几句好话,想给他们分析下利害。但没想到,这些人全然听不进去,苏琦甚至说:“明公是天下名将,什么仗没打过?怎么讲这种丧气话?莫不是因为张方在旁边,给您吓破胆了?”
这是激将法,可刘羡怎么会上这种话术的当?看着这群人衣着鲜亮的模样,他无奈地揣测道:这群人原本是征东军司出来的,多半是士族出身,平日里被人奉承惯了,又觉得我是顾大局的,所以就一心要打,反正我也不会丢下他们,这不是诚心给我坏事吗?
但他转念一想,忽然就有了主意:想拦住这群人大概是拦不住了,不让他们去,他们也会自己去。与其让他们正面打长安送死,不如设法让他们去零敲碎打一下别的地方。他们不是想立功么?到时候让他们打前锋,自己派人在后面做策应,打赢了自然最好,打不赢败下阵来,自己把他们救下来
第十九章 内部骚动-->>(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