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新攻占下的城池中进行治理。留下这些狐疑观望的人在这里,完全是给自己增加累赘。那与其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隐患,不如干脆将他们遣散回乡。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
抵达府库之后,刘羡审阅其中的清单,对李盛吩咐说:“宾硕,按照事前的计划,你去张贴露布,然后把府库内的粮秣布匹,都分给周遭的百姓,债约租券当众烧毁,我们只拿府库中的甲仗兵器。”
“是!”李盛毫不犹豫,领了数千士兵行动起来,他们一面把今年刚刚收上来的赋税搬出了府库,一面在县内张贴布告,派人到周遭乡里通报。原本见大军压境,百姓们还有些不满和畏惧,但很快,听说刘羡要组织分粮,府衙外顿时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内外围了个水泄不通,充斥着欢声笑语。
刘玄对此自是不解,他在同辈之中年纪较长,算是一个勤俭持家的人,此时见刘羡将大把的物资免费分出去,露出一种肉疼的表情,不免再次问道:“怀冲,这真的有必要吗?这么多东西,留着不好吗?”
刘羡哈哈大笑,他拍着堂兄的肩膀道:“四兄,我们是在打仗,不是在做买卖。这些东西是带不走的,若不分给百姓,那就只能烧了,总不能留给对手吧?”
这个策略是李矩的建议,他上次攻打临晋之后,便是把临晋的物资分发给了周围的百姓。他认为这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在无法有效控制攻占城池的情况下,不如将这些东西分给百姓。这样加上此前被遣送回乡里的士子与兵卒,基本相当于瘫痪了西军在渭北的组织。即使西军打回了这个县,只能得到一座空荡荡的城池,实际上与荒地无异。
而若是能在整个渭北都如此推行策略,那西军即使杀回渭北,短时间内也无法恢复对渭北的统治,也就难以干涉位于雍州北部的移民们远徙了。
当然,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能获得民心。
在常人的记忆里,战争只会给人带来痛苦与毁灭,可这一次,刘羡若能将整个渭北的粮食都分发出去,这会是一次从未有过的记忆。要知道,刘羡今日虽然打算离开关中,但还是准备打回来的。若能成功完成这一切,他无疑将会收获前所未有的声望,就如同当年汉高祖在三秦约法三章一般,即使远隔千里,关中的百姓们也不会将他忘记。
事实上,从这一刻开始,就已经有相当的民心在向他倾倒。
分发粮食的时候,县内就有不少青年人在府衙前询问,能否随刘羡一同从军。可惜,刘羡并不打算在此长期逗留,也无法做妥善的安排。他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便亲自劝说这些青年人,若有父母健在,家里没有其他兄弟的人,还不建议参军。若是满足这个条件,又不怕长途跋涉的人,则可以跟随在他们身后,稍作历练。
这举动更加增强了刘羡的舆论攻势,当刘羡离开临晋时,有两千余名青年人加入了队伍。他们也正是河东军最好的宣传,刘羡转而去攻打冯翊的其它县城时,起初还要人劝诫一番方才开城,到了后来,抵抗越来越弱。等到进攻频阳时,刘羡根本没遭遇任何抵抗,几乎是兵马与旗帜一到,当地的县令就开门出降。
而此时距离刘羡从三河口启程,不过短短的十六日而已。
在他们身后跟随的冯翊青年们,也已多达五千余人,其中不乏有一些士子。刘羡将这五千人整编为冯翊军,令桓彝作为这一军的统帅,并考校了士子中的有一些人。结果颇有收获,如莲勺吉朗、下邽诸严、颌阳严嶷等人,有的是大姓出身,有的则是才能出众。刘羡相信,如果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这些年轻人就会很快成长起来,正如同当年的自己一样。
不过上苍的残酷就在于,它不会给你充足的时间准备,自己仅仅完成了计划的第二步,在不长的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将面临一场真正的大考。现在,他们仅仅能够稍作休憩。
好在面临这一切的并不只有他们,刘羡还有一支援军,也是目前他能找到的唯一一支援军。
七月丁酉,刘羡一行人抵达泥阳。其实按照行程来说,他应
第十三章 泥阳合军-->>(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