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二十三章:海盗出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0辆、东方红12拖拉机500辆,东方红 54型履带拖拉机200辆,配套的维修厂以及易损零配件若干。

    小型水电站,变电、输电等全套解决方案,装机功率待定,需实地考察。

    纵横式交换机电话网络,装机规模5000门,包括线路铺设。

    修路小型机械设备、大型矿山设备、中型砖窑设备……

    除了上面这些大型设备之外,还有大量的日用品,总采购金额在3800万以上。

    从车辆到矿山设备,肯定是国外的更好,包括王耀堂自己的石矿场都用的进口矿山开采设备,但国内的便宜啊!

    这些设备从国外进口价格起码翻三倍,可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购买国外产品不会有配套的技术服务。

    那些外国人可不会心甘情愿地去掸邦这种鬼地方工作,更不会负责教导培训当地人如何使用、维修。

    说实在的,王耀堂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像是建设一个5000门的电话网络这种事,一共投资不过30万美元,这点钱都不够雇佣国外技术人员费用的,更不要说让人钻原始丛林拉电话线了,简直是天方夜谭。

    3000千瓦装机量的小型水电站,不考虑建筑材料的情况下,一共80万美元……还要提供后续很长时间的技术服务,上哪里请人去。

    全球能提供全套的工业设备,还能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的国家,有且只有老中。

    看了一遍,黄局长摘下眼镜擦了擦。

    王耀堂舔了舔嘴唇,大声抢先说道:“我也知道事情有些难办,不过黄局长放心,价格上绝对不让老家为难!”

    “呵呵,倒也谈不上为难。”黄局长重新戴上眼镜,“主要是地点在掸邦,那边的治安环境有些不尽如人意,各种工作涉及的技术工人又比较多,国家也要考虑工人的安全问题。”

    “这点黄局长可以放心,伪缅……咳咳,景栋的控制问题已经彻底解决。”

    黄局长:你刚刚说伪缅?

    王耀堂:我没说,我不是,别瞎说!

    “我是说,安全上当地景栋市政府能保证,会专门建设专家楼供咱们技术人员居住生活,会与本地人隔开保证安全,我的保护伞安保公司也会派出专门人手保护,安全问题不需要担心。”

    “我们需要安排人去考察一下,当然,如果是耀堂同志从民间自己雇佣人,那我们这里就没什么问题。”黄局长稍稍考虑了一下说道。

    这还是看在王耀堂‘爱国商人’的名头上,不然他可不敢答应下来,出了大问题他是要负责的。

    “我考虑过个人雇佣问题,只是涉及的人太多,行业太杂乱,国内企业直接外派,我以美元结算,大家都方便嘛,这个工作的持续时间估计会以年计算,后面可能还要涉及农业专家……”王耀堂解释了下在掸邦做的事,又把推动地方经济,解除对鸦片经济依赖,助力禁毒事业的说辞拿出来。

    别说,这一上价值,很多事情就好说了。

    绝对不是因为王耀堂说1000人一年的工资能达到500万美元。

    王耀堂执着于国内官方派人,那是因为这些人会带上一层官方身份,无论是罗兴汉还是缅军政府,都绝对不敢起什么小心思。

    汽车、拖拉机、钢材、日用品什么的调配需要不少时间,倒是能先组织一批人去掸邦考察,出行的问题王耀堂直接包了。

    就在他忙这些事情的时候。

    NSQD与菲律宾巴拉望岛中间区域宽度只有60公里左右,兴业号停泊在南海这边,两艘037在10几公里外航道附近静静停泊,船上的火炮都盖着厚重的防雨布,四艘巡逻艇更进一步直接进入20公里外的航道。

    从丹戎巴拉煤炭码头出来的散装运煤船会绕过苏禄海,然后沿着南海一路北上,在80年代初,印尼煤炭出口最大的三个市场分别是‘本子’‘棒子’‘湾湾’,这些散装货轮一般不会走苏禄海经过菲律宾境内这条航道,无他,菲律宾渔民海盗太特么多了!

    相对来说还是南海这边比较安全。

    当然,特定时间,也未必……

    就比如现在。

    丹戎巴拉煤炭码头KPC煤矿的散装货轮刚刚出海,电话就打到了兴业号上,这又不是二战海战,只需要计算一下经济航速,航道距离就能大致知道这货船什么时候到,提前那么几个小时四艘巡逻艇就洒出去了。

    预定的时间差不多,一艘万吨级散装货轮缓缓出现在视野中,一艘037接到命令,转舵直接迎了上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