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骂了句,但也不是很在意,明显是营地的指挥官,没那么容易死的。
这边又是迫击炮,又是40火的,爆炸声把其他三个营地都惊醒了,一时间联络不上,但无论如何都是要救援的。
三个营地简单沟通了一下,分别派了上百人去救援,倒不是不想更多,是没那么多车辆,真等靠两条腿走过去,那就只能是收尸了。
打头的是两辆马自达 Pathfinder XV-1皮卡,(如图:)
皮卡后面跟着七八两手扶拖拉机,“哒哒哒——”的柴油机声中,后面车斗里拉着十来个缅军。
这就已经是最先进的摩托化了……
马自达1970年在缅国有一家专门面向缅国的装配厂。
……
“来了,来了!”在缅军北营地不远的一栋三层小楼上,罗兴汉拿着望远镜站在房顶,彭家生就站在旁边。
这次联合行动,两人肯定要在第一线指挥!
再者,彻底控制景栋后彭家生也要在这里插一脚的,与王耀堂的交易要从景栋路过,彻底打通生命线对彭家生很重要,并不完全是为了逼罗兴汉彻底站队。
“通知炮兵连,目标马上进入预定范围,准备炮击!”
“是,将军!”
“呼叫炮兵连,这里是指挥中心,城西叛军即将进入预设范围,准备炮击!”
“炮兵连收到。”
对掸邦这三人的支援中,目前发挥最大功效的就是一批对讲设备,TBR-120A。
通信是战场最重要的能力,没有之一。
魔都无线电二厂TBR-120A:背包式收发器,重量为 5.5公斤,便于士兵背负,输出功率6W和1W,使用 2.9米天线和 6W输出时,在平坦地形上的典型通信距离为 10至 30公里。
王耀堂没提供自己用的美国货,这跟贵不贵没关系,老家货便宜耐用,也是TZ价值的体现。
这次面对无防护车辆和人,预设好了坐标,炮兵连那边不再需要进行试射。
炮长:“第一组各就各位!准备射击!”
“目标叛军,距离740米,装定诸元!”
“方位角 075 - 38,射角 40度 10分,装药 3号,引信瞬发!”
瞄准手:“方位角075 - 38,射角 40度 10分,装药 3号,引信瞬发,确认!”
炮长:“第一组,5轮齐射,放放放!”
“咚!”“咚!”“咚!”“咚!”“咚!”
迫击炮弹飞行在空中发出的尖锐啸叫声被拖拉机‘哒哒哒’的发动机声完全掩盖。
“轰!”“轰!”“轰!”“轰!”“轰!”
面对突如其来的迅猛炮击,支援而来的缅军毫无准备,爆炸掀起的冲击波和弹片瞬间将支援的车辆覆盖。
残肢断臂乱飞,惨叫声都来不及发出来,整个车队就彻底陷入瘫痪,缅军伤亡惨重!
迫击炮的曲射和短时密集火力对付这种无防护目标的时候杀伤力太大了!
炮击刚刚结束,埋伏在附近的一个连迅速包围上来。
“哒哒哒”
“哒哒哒”
“轰!”
“轰!”
机枪扫射加上手榴弹,疯狂收割着缅军。
“好好好,打的好!”楼顶罗兴汉狠狠挥舞着手臂。
“观察手,通报另外两支缅军坐标,给我打!”彭家生倒是没那么兴奋,第一时间下令道。
另外两支支援队伍还没有进入到预定阵地,不过没关系,这种情况也在计划之内,预设阵地是分段的。
再次响起的火炮声惊吓了另外两支缅军援军,领头的马自达皮卡迅速踩下刹车,听爆炸声传来的方向并不是北营地,一个念头爬上带队连长的脑海里,让他脸上写满了惊恐。
袭击者还有埋伏!
这是围点打援!
“快快快,停车,寻找掩体!”缅军连长扯着脖子大声吼道。
仓促的大吼,临时改变的命令,远处炮击声,一系列意外迭加在一起让本就是乌合之众的缅军彻底陷入混乱。
缅军连长只是扭头看一眼就头皮发麻,“别停车,我他妈没让你停车,快跑,冲出去,我他妈让你踩油门!”
炮长:“第二组各就各位!准备射击!”
“目标叛军,距离640米,装定诸元!”
“方位角 069 - 43,射角 42度 10分,装药 3号,引信瞬发!”
瞄准手:“方位角 069 - 43,射角 42度 10分,装药 3号,引信瞬发,确认!”
炮长:“第二组,5轮齐射,放放放!”
“咚!”“咚!”“咚!”“咚!”“咚!”
炮长:“第三组各就各位!准备射击!”
“目标叛军,距离850米,装定诸元!”
“方位角 082 - 43,射角 52度 8分,装药3号,引信瞬发!”
瞄准手:“方位角 082 - 43,射角 52度 8分,装药3号,引信瞬发,确认!”
炮长:“第三组,5轮齐射,放放放!”
“咚!”“咚!”“咚!”“咚!”“咚!”
63式 60毫米迫击炮射速为每分钟 30发左右,5轮齐射不过10秒而已,根本不会给敌军多少反应时间。
“轰!”“轰!”“轰!”“轰!”“轰!”
炮火覆盖之后埋伏在百多米外的‘掸邦革军’从建筑物
第四百一十五章:围点打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