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排到位了。”
    管着吏部的胤禑,不敢擅自插手各部堂官和封疆大吏的差缺。但是,四品以下的小京官们,胤禑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完全不费事。
    所以说啊,历史上光绪帝,真是个没脑子的糊涂蛋。
    尽管,慈禧太后退居颐和园后,依旧掌握着二品大员的任免权。
    可是,光绪帝亲政长达十年之久,居然没有培植起一大批中下级官员的帝党班底,实在是蠢得很!
    归根到底,光绪极为依赖的帝师翁同和,就是个不懂抓权的书呆子!
    历史上,跟着李二凤闹玄武门的文臣武将们,都是中下级官员而已。
    老四这人十分务实,他在表面上装闲王装孤臣,让康熙看不到半点威胁。
    然而,老四在私下里搞的小动作,从未停过。
    “八弟知道他没啥希望了,就转而支持管理兵部的那位,出来扛大旗!”老四的心里苦不堪言,恨得牙根疼,居然连十四弟也不叫了。
    老十四以前的名字是胤禵,后来,康熙莫名其妙的替他改名为:胤祯。
    祯和禛的发音,几乎一模一样!
    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老四的心里,绝对不可能舒坦!
    这年头,为了那把椅子,哪怕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也终于走上了正式敌对的激烈对抗之路!
    老十三和胤禑,彼此对视了一眼,又快速的飘开了眼神。
    实话实说,老四和老十四的关系越紧张,对胤禑和老十三将来的掌权越有利!
    亲兄弟不仅靠不住,反而成了直接竞争对手,老四只能依赖胤禑和老十三了!
    为了体现对温达的重视,康熙再次派出老十二,命他主持丧仪的大局。
    胤禑听说后,不禁微微一笑,吃席阿哥的帽子,看样子,老十二再难摘掉了!
    和康熙下棋的时候,康熙忽然问胤禑:“有人举荐揆叙为相,你管着吏部,总不能不说话吧?”
    揆叙是纳兰明珠的次子,也就是纳兰性德的弟弟,这家伙是脑门上刻了八字的八爷党骨干党羽。
    “回汗阿玛,枢臣的简拔,理应圣躬独断,绝非臣儿应该过问的事情。”胤禑理直气壮的怼了回去。
    见胤禑不吃他的这一套,康熙扭头又问张廷玉:“衡臣,先恕你无罪,总可以畅所欲言了吧?”
    张廷玉不动声色的说:“臣以为,必须简拔老成谋国的股肱之臣,才能协助皇上主持大局。”
    胤禑故意把头一低,免得嘴角挂笑,被康熙看出了破绽。
    张廷玉在其父张英的训导下,早就修炼成了精,他怎么可能闭眼跳坑呢?
    不过,从康熙的反应来看,他显然也是举棋不定。
    PS:晚上还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