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3章 事关国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想再劝,却被康熙摆手制止了。

    “就这么定了!”康熙斩钉截铁的态度,不容任何置疑,胤禑只得闭紧了嘴巴。

    等旨意下达之后,张廷玉不禁长吁了口气,总算是救下了张廷瓒一命,好悬呐!

    作为近臣,张廷玉非常了解康熙的脾气。

    若是胤禑建议从宽处置张廷瓒,张廷瓒大概率会掉脑袋!

    因为,康熙必然会怀疑,张廷玉和胤禑,是不是暗中有什么勾结?

    别看,康熙晚年大行仁政,那仅仅指封疆大吏们而已。

    对于身边的近臣们,康熙一向都盯得很紧。尤其是,胤禑和张廷玉。

    他们两个人,若是沆瀣一气,康熙肯定睡不着觉!

    不过,张廷玉的心里也很清楚,他没投靠胤禑,却去投靠了老四,胤禑不可能没有心结。

    但是,张英留下的家训就是,谁当皇帝,张家就支持谁!

    张廷玉的选择,无疑是把桐城张家的利益最大化了!

    张廷瓒被赶回安徽桐城老家后,心里异常之苦闷,抑郁了半年多。

    令张廷玉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张廷瓒在爬山散心之时,竟然遭遇了千年未遇之泥石流,不幸身亡。

    实际上,只要张廷玉一直待在康熙的身边,从安徽巡抚一直到桐城知县,谁敢对张廷瓒不敬?

    这人呐,时也,命也!

    运气不好的时候,即使是喝冷水,都可能塞牙!

    在大清朝的皇室之中,养育小主子的重任,几乎都是乳母和保嬷们,一起完成的。

    王惜月和年观音,她们生下孩子之后,就没喂过半口奶。

    等她们出了月子,每天都要打扮得花枝招展,等着胤禑叫她们去侍寝。

    胤禑毕竟是现代人的灵魂,他的三子二女,都被养在身边,分别安置于正院的各个小院内。

    下衙之后,胤禑第一件事情,就是陪闺女玩耍,抱着儿子啃几口。

    亲子关系,必须要好,而且,不能溺爱。

    否则,将来胤禑若是登上了权力的顶峰,康熙和胤礽之间的悲剧,还会上演。

    康熙二废太子之后,死活不肯再立新太子,就是因为,他彻底想明白了其中的逻辑。

    无论是谁,只要坐到太子的位置上,最终的结局必定是父子相残。

    如果,威廉二世按照祖父威廉一世的治国方针,持续性的走下去,德国很有机会统一整个欧洲。

    等胤禑熬死了老四后,他已经四十岁出头了,还能奋斗多少年?

    所以呢,提前培养出良好的亲子关系,把儿子们教育好,让小崽子们真心认同,并沿着他指定的工业化之路,持续进行下去。

    事关国运,绝不可等闲视之!

    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都证明了一个规律:人亡政息。

    春天刚过不久,康熙便下了旨,准备启程去热河避暑。

    胤禑得知了消息之后,不由微微一笑,著名的毙鹰事件,已经拉开了序幕。

    熟悉清史的人,都知道一个事实,毙鹰事件,激化了康熙晚年的储位之争。

    PS:今天两更,这是第一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