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6章 万达之夜(2/5)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至少一亿美金,全球票房1.5亿美元,其中中国地区票房3568万美元,超过北美,成为《神战:权利之眼》最卖座的市场!

    “…那你说《长城》能卖座嘛?”

    沈言摆手:“我上哪知道,我又不是预言家!”

    “我听他们说,《长城》邀请你做导演,你拒绝了?”

    “对,”沈言点头:“主要没有话语权,剧本改动、剪辑效果的权利都不在我手里,那我还做啥导演?”

    杨蜜狐疑:“诶,那为什么张艺某同意了?”

    沈言想了想,然后道:“可能他觉得自己能搞定这些…”

    事实证明…他没有搞定!

    ……

    《长城》的剧本内核依然是白人救世,即便删减了决战之前来一发的设定,依然不能改变这个内核!

    ——只有白人才能救世,就算他是混混、雇佣兵。

    这个电影代表了一个时代!

    仅就表层而言,“白人救世主”情节既是好莱坞编剧一贯的意识形态谋略,又是中方制作公司毫无底线的谄媚。

    谄媚的不只是美国大牌明星,而且是西方尤其是美国力推的价值观,颇似摇尾乞怜的丧家犬,既找不到中国文化的根,却依附西方又得不到西方人的垂青。

    没有底线的谄媚收获的只能是鄙视、蔑视和无视。

    还好张艺某保留了最后一丝底线,否决掉编剧在这类叙事中一定要设置的白人男主角与异族女主角之间的“床戏”,算是为文化买办保留了一条遮羞布。

    最有意思的是,这部电影的剧本是美国人写的,写的就是一个西方传教士跑到中国来偷黑火药,无意中成了拯救中国的盖世英雄这么一个故事。

    这么一个故事居然能在中国找到这么一个实力相当强的团队来配合拍摄,中方团队还没有任何质疑,这才是咄咄怪事。

    要是换了现在,这样的电影就不可能存在!

    所以,它是一个时代的烙印!

    从这个角度来讲,《长城》确实挺有意义。

    哦,沈言参加万达之夜,仅仅只是找个地方吃东西,然后被万达的曾茂军拉住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