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墓田,后长居京城,就在京郊又置墓地,使逝者早日入土为安,以后适时再行迁葬。
居路两边排满了各家路祭祭篷,北静王一路谢祭,走走停停,过午之后方到墓地,墓穴早已选好,王太妃葬在水荆萧墓旁,姚王妃葬在离太妃墓穴不远之处,老太妃选中的儿媳到底陪伴了她。
安葬之时,另演佛事,重设香坛。葬毕,太子先行告辞,其他王公各官、王妃、诰命也一起一起的散去。只有至亲好友等做过七日安魂道场后方散。墓园之中,本有护卫之人,水氏一族每年按时祭祀,常有人来,为方便行止和供守护之人居住,已广建房屋、厅堂,祭堂,百来间房舍错落连成一处大宅。守冢倚庐早已搭建完毕,水氏兄弟姊妹守护墓旁,一些至亲好友住进大宅。
水氏诸人都去送灵,委托黛玉照看家里,又怕黛玉孤寂,接来康宁做伴。黛玉本是不谙俗务之人,一应家事都不惯打理,在王府是寄居,不好插手府中事务,对王府事宜又不熟悉,很是为难。无奈勇毅王妃看重,水漓、水溶坚持,此情此景又不好推托,只是暗自担惊、发愁,唯恐出事。好在王府严明,即使主人不在,也不敢胡为乱行,都还守规守矩。水溶多派侍卫加强王府防卫,又将自己得力的亲信留在府中照应,内里委派赵嬷嬷、孙嬷嬷协助黛玉,赵嬷嬷、孙嬷嬷都是王府老仆又是王爷的乳母,对王爷爱护备至,忠心耿耿,赵嬷嬷为人干练,处理事情又公允,孙嬷嬷为人慈和,敬上爱下,丫环媳妇们都敬服她们。老太妃都给她们三分颜面,王妃对她们也礼数周到,不敢以普通奴仆对待,是很有威势的人。有她们压服众人,谁也不敢偷懒耍滑。
赭水溶那里也不时派人回来看情况探消息。两位嬷嬷受王爷之托,更是勤勉,内宅各处每日都视察几遍,黛玉虽也巡视,不好发号司令,一应事务都由她们去处理,凡事安排得妥妥帖帖。几日下来,黛玉才放下心,不似先前紧张。孙嬷嬷更受王爷嘱托让她照应好黛玉、康宁姊妹起居。
一日,孙嬷嬷闲下来回到留香园看望黛玉和康宁,黛玉忙起身问好让座,孙嬷嬷道:“两位郡主在此,老奴怎么敢坐呢?”
黛玉道:“嬷嬷说的哪里话,这几日,府中无人,幸亏嬷嬷安排得妥当,才没出什么纰漏,王爷虽托了我,可我却什么都不懂,一切都
七十九 游洛迦绿玉清宾客 居乡里水溶富一方(1)-->>(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