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刘封没有立即回应申耽的诉求。
    若能约束孟达的军纪刘封早就约束了,压根不会等到申耽来提。
    自三日前汉中来的使者对上庸众将吏宣读了任命后,孟达就一直在气头上。
    给军士放假、让军中亲信阳奉阴违、又纵兵哄抢士民财物等等,都是孟达做给刘封和申耽看的。
    都故意如此了,孟达肯定也能猜到申耽会来找刘封。
    以孟达的心术,恐怕此时连忽悠刘封的理由都想好了。
    这个时候去找孟达让孟达约束军纪,纯粹就是刘封去给自己找不痛快。
    可不替申耽解决眼前的麻烦,刘封也难以得到申耽的支持和效力。
    甚至还可能让申耽去向孟达低头。
    对于申耽这样的地方豪族而言,能屈能伸是基本修养,只要能保证本地的利益不受侵占,向谁低头不是低头?
    沉吟片刻,刘封笑问道:“申征北,我有一事不解。”
    “我原本以为你将妻小和宗族子弟送去成都,是想让子侄小辈在仕途上能更进一步,让申家小辈也能有个名臣大将留名青史。”
    “可今日观你之意,你在意的依旧只是祖辈在上庸积攒的家业和名望,这着实令人匪夷所思啊。”
    申耽顿时愣住。
    作为一个小县城的豪族话事人,申耽的眼光和见识其实并不高。
    申耽的思维依旧还处于小农经济庄园主的水平,只想保住在上庸、西城的利益。
    将妻小和宗族子弟送去成都,单纯就是怕跟蒯祺一样“死于乱兵”。
    至于让申家小辈也能有个名臣大将留名青史,申耽压根就没想过。
    可眼下刘封都这么问了,申耽若是直接坦白的说没有让小辈青史留名的追求,那纯粹就是犯傻了。
    你都没有追求,还留你在上庸有啥用?
    申耽也不是初入社会的了。
    深知能力不是出仕的第一标准,追求才是。
    想到这里。
    申耽拱手屈身,试探性的问道:“末将愚钝,还请副军将军指点。”
    见申耽上钩,刘封肃容道:“我之所以不愿意去约束孟偏将麾下军士,并非我不想帮申征北。”
    “原本这上庸太守
第3章 你有美人计,我也有过墙梯-->>(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