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生力军,并无过错,只是敌军太强,诸位大人无需自责,父皇已经传旨而来,本宫自当依照礼法,追封宇文将军。”
宇文氏的大臣们纷纷叩首谢罪,此事暂时告一段落。
但拓跋氏对宇文氏更感不耻,积怨已深的双方,矛盾已处于爆发的边缘,全因拓跋穹德高望重,双方才隐忍不发。
三郡的陷落,给西秦君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就连拓跋峥也是日夜难安。
在这个节骨眼上,他收到了拓跋穹的密信。
把皇妃慕容氏送往前线。
他了解自己的父皇,这不是好的信号,而是因为父皇的压力极大,需要慕容氏姐弟在身边,才能稍感心安。
若是以前,至少还有最无缺与他的父皇并肩作战。
拓跋峥与拓跋氏群臣讨论之后,也放弃了劝拓跋穹放弃决战、固守本土的想法。
形势,已经容不得拓跋氏退缩了!
西秦的国力已经因为百万大军的动员透支到了极限,一旦拓跋穹向梁萧低头,或者在前线战败,后果不堪设想!
西秦退无可退,武朝志在收复!
大战已无可避免!
随着梁拓的退兵,靖云生在秦平所部白袍兵的协助下,迅速收复了长沙和武陵。
两郡百姓得知自己可以放心回归武朝,并被永久免除人头税,无不感恩戴德。
长沙,武陵,迅速得到平定,拓跋穹安插在城内的间谍也对此束手无策。
长江北岸,一艘楼船抵达望江县码头。
南宫家三兄妹登岸之后,望见前方一片国泰民安,心潮澎湃。
此时已入寒冬,沿途这些百姓却是满面春风。
这里比建康更加安定,比以前更加欣欣向荣。
兄妹三人明白,自己的爷爷在弥留之际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梁萧的言论启发了他们,以目前的情况,推翻帝制、让百姓自决国事,并不现实。
但他们更想看看,今后的梁萧会如何做?
“在来的路上,咱们已经通过报纸和公文,详细了解了科举、摊丁入亩这些新政……
第655章:百万之众-->>(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