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好,
    自成帝以来,天灾频发。
    不仅地上会迎来猛烈的风雨,涌荡起令人畏惧的洪流,
    天上还动不动掉下陨石,砸毁许多房屋和树林。
    成帝阳朔三年,东郡坠落八块陨石;
    鸿嘉四年,四颗陨石在亳县坠落,两颗陨石在肥累坠落;
    元延元年,更是哗啦啦落了一场陨石雨,吓得人心惊肉跳。
    及至王莽的始建国二年,也有陨石划过夜空,惊扰无数百姓后,落在不为人知的偏僻之处。
    甘石二人在这几十年里,一直都在为这方面的事忙碌。
    虽然有些老顽童的姿态,
    但二人心里是知道天文对生活的重要性的。
    陨石一直落,
    星辰也总闪烁出不寻常的光亮,
    这让负责观测天象的史官们很是忧虑,担心会影响到地上的四季运转。
    望远镜,
    只是两个老头在忙碌的缝隙中,给自己放松下心情,顺便卷死对手的理由罢了。
    “所以说,今年会有陨石吗?”
    何博看着石申抢过望远镜,得意洋洋的一脚踹开甘德,占据他原本的观星位后,才再度开口。
    “这我怎么知道?”
    石申理直气壮的回道,“我还没来得及仔细的夜观天象呢!”
    “话说,你为什么突然对这方面的事情如此上心?”
    先前坠落陨石,这位上帝可没什么激动的反应。
    “难道染上了杞人的毛病?”
    杞国,
    是夏朝大禹的后裔,
    因为周武王“兴灭继绝”得到建立,并延续了将近七百年。
    只是,
    这个古老的诸侯国并没有因为血脉久远高贵,是周天子的“宾客”,而得到后世人的重视喜爱。
    杞人跟同为前朝贵族建立的宋国人一样,时常出没于先秦诸子的文章中,担任故事里的奇妙角色。
    而对比起好歹出过一个宋襄公,在史册上留下不少笔墨的宋国,
    杞国留给后人的最著名遗产,就是“杞人忧天”这个成语。
    当然,
    作为正统的史官,甘德和石申通过翻阅繁杂的记录,是知道杞国在过去,曾经历过数次的陨石打击,饱受过“从天而降掌法”厉害的,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延续这个有些地域黑的故事,并将之用在上帝身上。
    “这个就不是你能知道的了!”
    对此,
    上帝并没有生气,只是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让甘石带着自己的弟子们,继续在秦岭上观望星辰夜空。
    地上的人来来去去,
    烽火熄了又燃,厮杀停了又起,
    但日月星辰仍旧在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转。
    地皇四年六月,
    黄巾军的领袖孙恩在安排好了长辈周坚的丧事后,组织起军队,同意图南下,抢夺太平道地盘的赤眉军作战。
    侵掠,
    这是孙恩不能容忍的。
    他虽然有匡扶天下,惠泽万民的仁心,也认可赤眉军农民起义的意义,但这并不代表着,他愿意放任赤眉军侵害自己庇护下的百姓。
    “赤眉军的领袖樊崇性格狂傲,智慧轻薄,起事之初,凭借打抱不平的豪迈声名、身先士卒的勇武,可以引来许多人的追随。”
    “但现在……”
    又有多少人可以在周身不断的吹捧声中,那骤然获得的富贵中保持清醒呢?
    陈王之事犹在眼前,
    当绿林军拥戴出一位皇帝,有功之臣纷纷封侯列王的消息传到黄巾军这边,周坚曾听到的声音,也大肆的流入孙恩的耳中。
    他们渴望更多东西,
    而不是为了一个所谓的信仰,去浪费自己的光阴和力量。
    “信仰又不能当饭吃。”
    “老子还能活个几十年,现在就想着给死后积福干嘛?”
    孙恩听到有人这样说。
    他抚摸着自己鬓角的白发,眼角的皱纹,心里生出了些许无奈。
    他想,
    他知道自己以后的下场了。
    但有些事,终究要有始有终才行。
    理想很美好,也很脆弱,会被许多吃饱了现实痛苦的人所抛弃。
    可在漫长的光阴里,它总会吸引着一些不愿意接受现实的人,去飞蛾扑火。
    “绿林军和王莽的大战,赢家会是谁?”
    “不管是哪一方,一旦吃了大败仗,都会承受不住的吧!”
    把史书中有关秦末、夏末的部分翻来翻去了不知道多少遍,对某些事很有感悟的孙恩怀抱着对西边战事的思虑,率领着队伍向北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