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94章:吕娇起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刀子划动的时候,他就疼的说不出话了。

    吕娇又摸摸孩子的胸口,“这里疼不疼?”

    “也有点疼。”

    被人追打的时候,有人用石头砸到了这里的骨头。

    吕娇于是说,“那我不能放下心里的悲伤和愤怒。”

    “我的孩子没有做错什么,就因为可鄙的肉食者疼成了这样。”

    “天下境遇类似的人又有多少呢?”

    “我这几天为了你的事,看了点太平道的经书,知道了一些他们倡导的东西。”

    “所以……”

    “还是让我继续为你祈福吧!”

    母亲捏了捏孩子的脸说,“听说阳世积攒的功德,可以换取阴间的潇洒和富贵。”

    “而鬼神严明端正,一定不会让我的苦心浪费。”

    吕育也伸出小手,摸了摸母亲短短几日就迅速消瘦起来的脸。

    他想要再说些什么,但阴司的法度并不允许。

    于是他只能蹬着小腿,让母亲将自己放下,拉着母亲的手在梦境弥漫的雾气中走了一段。

    “不要太辛苦了。”

    “我会在冥土等着您的!”

    “您送下来的东西我都收到了,我的功德也足够支撑我在蒿里安居。”

    “那是阴间最繁华的地方,有不少早死的美男子……听说您一直向往的三闾大夫也在那里有座居所。”

    “我努努力,将宅子安在他的附近,并提前联系一些美男子,为以后尽孝做准备。”

    说完这些,

    吕育摆摆手,跑出了梦境。

    吕娇的梦也随之而醒。

    她推门而出。

    有人过来询问她,“吕女君,我们现在该做什么呢?”

    杀了县令,

    这是破坏了朝廷的威严,

    不是可以轻意平息下去的。

    吕娇笑了起来,理所当然的说,“夺武库,造反吧!”

    “然后我们就跑到海上去!”

    太平道兴于山东之地,但眼下已经攻打到了其他地方,并在那边图谋发展。

    朝廷派来的大军在山东拉扯,收复了不少地方。

    这是那位县令能如此嚣张的原因。

    也使得吕娇担忧山东大地上再举反旗,会引来已经有了应激症的朝廷大力镇压。

    毕竟拿不下黄巾贼,

    总得找其他人撒撒气,壮壮威风不是吗?

    吕娇看着面前的上百人想:

    这些人是追随自己的侠义之士,

    她是个失去了儿子的母亲,

    是个散了家产出去的女人,

    哪怕大仇得报便立刻死去,心里也不会有额外的遗憾。

    但这些人怎么可以受她牵连,因她而亡呢?

    “先去海上立足,看能不能联络太平道……”

    吕娇的生意,

    除却经营祖传的田产,还有在城中售卖酒水,还有一部分,是同齐国那边进行商贸。

    她因此在距海曲县不远的海岛上,建起了一小片驻地,用来囤放货物,并将之运送到周边的沿海郡县,换取钱财。

    而在此之前,

    鉴于一名商贾攀附权势,以保障自家生意安稳的必要性,吕娇还用大撒币的方式,跟东瀛齐国的某位宗亲搭上了关系。

    两张口就是一个“吕”,

    在齐国的吕氏,

    跟在齐地的吕氏,

    怎么可能在血缘上扯不起来联系呢?

    吕娇有钱,善于同人往来,还不是一个真正的齐国人,在“认祖归宗”这件事上,自然更加容易。

    “这样的话,不管是向前还是向后,都能有个出路。”

    无法跟太平道合流一处,

    或者造反事业已经进行了数年,拥有了足够基础的太平道,看不起他们这些后辈,从而有着不好的态度,

    那他们还可以通过海岛,乘船跑到齐国那边躲避。

    实在不行,南下吴国也是可以的。

    去南洋占据一处岛屿也是可以的。

    吕娇虽然没有走出过太远的地方,却因为生意的事,跟一些齐国的海商往来过几次,听他们说起过天地的广阔。

    对附近海域大致的模样,根据海商的描述,她在心里也有所勾勒。

    “我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总不能再让你们的母亲,失去自己的孩子。”

    众人顺从她的意见,收拾东西随之去了海上。

    而考虑到如今做了杀官造反的事,大家已然有了一体利害的关系。

    便有人提议道,“我听说太平道的人喜欢头裹黄巾,用来显示自己的身份。”

    “我们既未同其合流,却也在做类似的事情,要不要也在身上穿戴涂抹着东西,好彰显气势?”

    “一旦交战,也可以通过特征,来辨别敌我。”

    吕娇想了想回道,“那大家就把眉毛涂红吧。”

    “海上水汽中,多点赤色,可以去一去湿气。”

    于是,

    众人便找来颜料,抹红了自己的眉毛。

    朝廷听说了他们的事,也根据这样的特征,称呼这群逆民为“赤眉贼”。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