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渠道,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热心人士,替居于偏远之地的乞活军,带来远方的消息。
    所以月氏人跟秦人之间爆发的争论,
    在很早之前,就成了乞活军这边的通俗笑话。
    随平也跟着笑过,末了又忍不住跟身边的人说,“竟然是这样的家伙,把咱们的国家搞成了这副模样!”
    旁边下乡调查民情的乞活军道长却反驳了他的话语。
    他告诉随平,“根源不在这些外来者的身上。”
    “夏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拥有着数千万的人口。”
    “如果内里齐心,谁也没办法给夏国造成伤害!”
    “现在之所以如此,无非是贵人争权,世家夺利,以至于内耗严重,给了他人可乘之机罢了!”
    说完,
    那道长就想起太平道的故事。
    他叹了口气,也不去嘲笑当年的夏国肉食者们了。
    但这并不影响随平厌恶他们。
    毕竟总不能因为一坨脏东西的形状还算完整,
    就称赞它比另外两坨要美好多姿。
    “这倒没有!”
    “他们要再闹下去,反倒会显得咱们无能了!”
    除了傻子,
    没谁会活得跟个笑话一样。
    如果秦人跟月氏人是一滩,
    那被他们击败的夏人又能算什么?
    随平觉得对方说的有道理,也不纠结听新笑话的事了。
    他喝完了水,擦完了汗,跟着长辈清点起了仓库里的粮食。
    随平是个很聪慧的小伙子,
    跟随父母来到这里后,曾有道长见他长的机灵俊秀,便教导他认字习文了一段时间。
    随平学得又好又快,眼下已经长成了这小村庄中的“夫子”,负责书写村里需要上报给乞活军道长们的文书。
    若有了外来的商人,需要进行交易,也要请他过去验算,以免吃亏上当——
    是的!
    即便乱世如此,
    那些逐利的商人仍然没有销声匿迹!
    乞活军治下虽多贫流之众,可总体稳定,比恨不得刮地三尺,尽取民财的其他势力要好不少。
    所以,
    商人们也乐意跟乞活军的人做买卖。
    在秋收后不多时,
    便有人来找随平,说有商贩驱赶着牛羊来到了这边,打算卖给他们。
    随平于是跟着过去,正好见到那牛羊贩子信誓旦旦的放话:
    “我这可不是一般的货!”
    “都是外地引入的品种!”
    “保准你们吃了身心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