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0章:汉使在西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现在杀人夺财,却是足以快活一段时间了!

    好在张骞看出来他们的企图,

    在这些蛮夷之主蠢蠢欲动之时,

    张骞假装邀请对方,来观看自己随身携带的宝物,

    随后!

    他就掀翻桌子,将其国主一把抓住,顷刻炼化了。

    拱卫在旁边的士卒见到这一幕,根本没有时间反应,只是呆愣在原地,然后被使团其他人折服。

    能跟着张骞一路跑到西域的人,

    其他暂且不说,身体绝对是很好的。

    而这些人在张骞的使团中,足有上百名。

    在西域这个拥有一千士卒,就可以占据一处绿洲,建立起国家的地方,

    这百名壮士,已经可以用拳头,去暴力消灭一个国家了!

    毕竟对方养的一千士卒,可不会全心全意的为国主服务。

    一个月才吃国主多少粮食啊,

    干嘛要为一些事不关己的小事而拼命呢?

    何况这些汉人,原本就是打算离开的。

    他们口中所说的“我大汉天朝强盛无比,尔等蛮夷应当膝行朝拜”等等言论,

    在旁观者耳中,也不过是吹嘘罢了——

    西域之地,

    盛行商贾贸易之事,

    而在行商交流的过程中,吹嘘商品、哄抬物价,是十分常见的行为。

    既然没必要将吹嘘当真,

    自然也没必要因之动怒。

    和气生财嘛!

    所以,

    在见到汉使们的强大武力,将手里提着的国主脑袋,挥舞得跟流星锤一样时,

    士卒们纷纷后退,不希望自己也沦落到这样的下场。

    于是,

    张骞等人完好无损的跑了出去,

    对方则是折损了一个国主。

    不过没有关系,

    小国寡民的好处,

    就是国主可以轻易迭代,

    并不会出现“一人去世,全国难受”的情况。

    而在经历了几次这样的事件后,

    张骞总结出了一些出使西域的经验。

    他在自己的随身记录中写下了这些心得:

    “西域小国,其力不足挂齿。”

    “凡有挑衅,当以刀剑镇压,不足以待之仁德。”

    “蛮夷畏威而不怀德久矣,示之以礼仪,对方嘻而轻之;示之以威武,对方则膝行惶恐……”

    “写这个干什么啊!”

    当堂邑父挽弓搭箭,在路上射猎来一只飞鸟,预备将之作为今晚的晚饭时,他瞄到了正盘腿坐在旁边,咬着笔杆,沉思书写的张骞。

    于是,

    堂邑父好学的发出疑问。

    张骞将记录上的墨水吹干,收好放进自己怀里,对他说道,“我这是为后来人做准备。”

    堂邑父蹲到他旁边,开始给猎物拔毛,嘴里还说:

    “这有什么好准备的呢?”

    “出使就是过来一下,说着东西然后离开,先行者用话语向后辈传授经验,就已经足够了,费笔墨写这些东西,难道不是浪费精力吗?”

    张骞站起身,

第330章:汉使在西域-->>(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