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最繁忙的并非是官员,而是那当地的木匠!”】
    【“因为我工部难以提供大量新型器具,百姓只能找寻木匠来进行制作。”】
    【工部尚书在汇报此事时,那脸上满满的都是笑容。】
    【不只是因为他们工部研究的耕作之法,的确让粮食得到了提升,让他们得到了煜国百姓的认可,也是因为总算还有人,能够感受到他们工部的辛苦了!】
    【陈怀信的脸上也同样挂着微笑,道:“这些年来辛苦你们工部了,还有那养殖家猪之事,现在如何了?”】
    【“已经有所成效了!”】
    【工部尚书继续的回答道:“在进行对比之后,我们已经找到了比较好的阉割时间与方法,而那阉割之后的猪肉,的确没有任何骚气,煮熟之后甚至美味,并且在今年已经扩大养殖规模。”】
    【“等到明年开始,我煜国的猪肉价格应该能够有所下降,让百姓也能够时常吃上肉了!”】
    【说到这里。】
    【工部尚书的脸上满是激动与期待。】
    【他敢肯定,未来的史书上,所记载的这个百姓能够吃肉的盛世,必然会有他的名字!】
    【“就是不知道后人会如何称我呢?修路尚书?耕作尚书?养猪尚书?”】
    【“好像都不怎么好听呀……”】
    【工部尚书忽然陷入了纠结。】
    【而陈怀信并不知晓,工部尚书此时在想些什么,但当知道那养猪的规模,开始扩大开来后,他脸上的笑容更是灿烂了几分。】
    【“要注意防止家禽之病。”】
    【“还有鸡鸭鹅的养殖,也都不要落下了。”】
    【“还有肥田之法与肥料,这也是耕作与产粮的关键!”】
    【陈怀信提醒的说道。】
    【工部尚书点了点头。】
    【“臣定当牢记!”】
    看着那鉴天镜中的煜国工部尚书。
    承国的工部尚书段正清,满脸都是写着羡慕。
    虽然说。
    那煜国工部尚书的事宜极多,几乎每天都忙得脚不着地。
    但是。
    当看到那成果一个个完成时。
    当知晓那未来的青史上定当有他的名字时。
    段正清的心中甚至产生了几分嫉妒:“他一直都是听从陈怀信的吩咐,从
第52章 生计、勋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