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靖平帝示意下,在场大臣轮流看过请命书的内容。
严御史见有转机,站了出来:“陛下,我大夏不缺热血之人,不能寒了人心啊!”
另一方也有人站出:“陛下,这些学生年轻气盛,行事不考虑后果,国家大事怎能被一群孩子裹挟?”
“陛下……”
靖平帝一时觉得这方有理,一时觉得另一方有理,因太学生的请命心中天平悄悄向释放薛寒、秋蘅这一方倾斜,又下不了决心。
“朕再想想。”
靖平帝这一想,监视宫外动静的侍卫长又来报:“宫门外下跪请命的学生已有数百人!”
宫门外,寒风如刀,天色阴沉。
学生们沉默着跪了一片,人越来越多。
一旁官员苦口婆心劝:“国家大事自有相公们决议,你们还是学生,要做的是好好读书,快回去吧。”
“你们跪在这里是在向今上施压,就不怕今上震怒,没了前程吗?”
为首少年目光清明,声音响亮:“我等只怕大夏向异国折腰,令异国以为我大夏是失去爪牙的病虎,任人宰割的羔羊!我等只怕空有满腔热血,却无粉身报国之门!”
他高高举起交叉的双手,再深深伏地:“恳请今上释放薛寒与秋蘅,绝不向贪婪毁诺的西姜低头!”
更多学生高喊:“恳请今上释放薛寒与秋蘅,绝不向贪婪毁诺的西姜低头!”
秋杨也在这群学生中,喊出这话,已是热泪盈眶。
秋蘅是他六妹,他真为她骄傲啊!
数百人的喊声振聋发聩,传遍皇城每一个角落。
那些负责维护秩序的禁卫,面上的严肃冷漠不知不觉转为动容。
比起这些学生,他们才该是拿起刀枪为国浴血之人。
只怕粉身碎骨,却无报国之门。
殿中君臣皆听到了学生们的呼声,有人心潮澎湃,有人不以为然。
又有传报来:“陛下,皇城外又涌来许多百姓!”
靖平帝闭闭眼,终于下定决心:“传薛寒、秋蘅进宫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