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20章 大庆的第一次科举(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李彻珍重地将那份令他击节赞叹的卷子,放在御案一侧,示意怀恩重点标记。

    有了这个惊艳的开场,众臣精神都为之一振,继续在卷山墨海中搜寻‘真金’。

    果然,随着阅卷的深入,又陆续找出了更多帖经部分获得满分的卷子。

    众臣皆将卷子上交,而李彻也是一一亲自过目。

    这些卷子的学子,基本功也都极为扎实,五十道帖经题无一错漏。

    其墨义部分,对经义的理解也大多深刻透辟,阐述精当,又不乏真知灼见。

    看得出,这些人都是真正潜心学问的读书种子,其中或许就有家学渊源之辈。

    本次考试的前三甲乃至状元,大概率会从这些人中出现。

    李彻也不吝赞赏,对几份尤其出色的卷子给出了自己的评语。

    身为皇帝金口玉言,亲自赞赏的考卷,自然不可能打太低的分数。

    然而,阅遍这些高分卷之后,李彻心中的感触却是难以言喻。

    这些答卷,学问是好的,道理是通的,但总感觉隔着一层什么东西。

    它们规范、标准、精妙,却少了几分烟火气,缺了一点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活力。

    再没有一份卷子,能像最初那份一样,将圣人之言与切身的体会,血肉交融地结合在一起。

    说白了,就是不接地气。

    就在这时,几位负责分拣的大臣发现了另一个问题。

    在这批高分卷中,有五六份卷子的答题风格,格外地引人注目。

    其文风飘逸洒脱,思路天马行空,却又总能言之有物、自圆其说。

    更为奇特的是,这几份卷子的行文风格也出奇地一致,仿佛带着某种共同的印记。

    可细看其具体观点,却又各不相同,甚至在个别问题上观点相悖,颇有几分‘同门辩论’的意味。

    几位大臣不敢怠慢,立刻将这五六份风格独特的卷子单独挑出,呈送到李彻面前。

    “陛下,您看这几份......”文载尹指着卷子,眉头紧锁,“其文风、思路,如出一辙,却又非简单的雷同......臣怀疑,是否泄题了?”

    此言一出,众考官皆是停了笔,目光严肃起来。

    泄题可不是小事,若是出了此等查漏,不仅之前的考卷作废,连朝廷也是脸面尽失。

    李彻接过卷子,迅速浏览起来。

    他看得很快,目光在那飘逸灵动的字里行间穿梭,眸色微微发亮。

    片刻后,他缓缓摇头,否定了文载尹的猜测:“不像是泄题。”

    “风格虽近似,但内核迥异。”

    “你看,对于‘何为王道’,此卷主张‘清静无为,与民休息’,而彼卷则强调‘积极有为,教化万民’;对于‘边患之策’,有主‘怀柔安抚’者,亦有主‘雷霆震慑’者。”

    “这更像是......师出同门,却因材施教,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

    霍端孝闻言,沉吟道:“如此看来,莫非是某个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将其最杰出的几位子嗣,一并送来

第920章 大庆的第一次科举(七)-->>(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