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17章 大庆的第一次科举(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此题已不再是单纯的经义考校,而是一道实务题,甚至隐隐触及兵家权衡之道。

    它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圣贤语录可供依循,拷问的是学子临危决断的心性和担当。

    对张谦而言,这无疑是最难的一类题目。

    他虽然读过几本粗浅的兵书,却谈不上精通。

    他的本钱有限,不可能通晓任何学问。

    毕竟绝佳的兵书在这个年代属于不传之秘,是那些将军、大帅的家学。

    不仅是张谦,在场的绝大多数学子也都没有接触过兵法。

    但这题出得超纲了吗?细想之下,并没有。

    若他日这些学子有幸为官,即便是最底层的一县之尊,那也是百姓们口中的‘百里侯’,掌生杀教化之权。

    若辖境内突发匪患或边衅,难道能指望一个全然不知兵事的县令,去保境安民吗?

    张谦凝神静思,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论语》中,子贡和孔子的一段对话。

    他顿时有了主意,提笔在草稿上写下:

    【昔子贡问政于夫子。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复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依圣人之教,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以食为天。

    无兵,尚可以德化、以信结;无食,则民心溃散,国基动摇。

    故,当先救粮仓。】

    写到这里,他笔锋一顿,眉头紧紧锁起。

    这个答案虽引经据典,却让他不能发自内心赞同,因为这个答案似乎有些站不住脚。

    张谦本就是田舍郎,是身处底层的人。

    虽然他的家乡没被战火侵袭,但他却能对底层百姓感同身受。

    他尝试将自己代入那个烽火连天的场景:

    若是生养他的村庄遭袭,粮仓与武库同时起火,他更希望保全什么?

    有粮无兵,敌人铁蹄踏来,粮食不过是拱手相送的肥肉。

    村民手无寸铁,唯有引颈就戮或沦为羔羊。

    有兵无粮,纵然艰难,尚可组织青壮持械抵抗,支撑待援。

    

第917章 大庆的第一次科举(四)-->>(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