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03章 探班的来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在原本的轨迹中,外界一直在传,《加勒比海盗》第二部和第三部,是放在一起拍摄的。

    其实并不是这样。

    外界之所以传出第二部和第三部一起拍摄,采用了“背靠背”的拍摄方式,可能是因为第三部包含第二部补拍镜头,如戴维·琼斯结尾彩蛋等。

    《加勒比海盗2》的拍摄时间是2005年2月开始,2005年9月结束,《加勒比海盗3》的拍摄时间,则是2006年8月开始,2006年12月结束。

    这中间差着11个月呢。

    不过,由于第二部和第三部的关联性确实很强,曹阳采用了一起拍摄的方式。

    据曹阳猜测,当初迪士尼之所以没把第二部和第三部放在一起拍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第三部的特效太多了,占了全片的60%以上。

    这要是放在05年跟第二部一起拍摄,仅仅是制作特效的费用,就绝对是一大笔天文数字。

    要知道,《加勒比海盗2》的制作费用已经达到了2.6亿美元了,《加勒比海盗3》的制作费用,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42亿美元!

    这要是两部一起拍摄,哪怕是能节省一点成本,但没有5.5亿美元以上,也是很难制作出来的。

    那可是5.5亿美元啊。

    假若这两部《加勒比海盗》的续集扑了,迪士尼不说破产吧,也绝对要伤筋动骨。

    到时候连锁反应之下,股市很可能就崩盘了。

    就像当初二十世纪福克斯请卡梅隆制作《泰坦尼克号》一样,卡梅隆一开始说只要八千万就能制作出来,二十世纪福克斯的高层信了。

    结果呢,二十世纪福克斯的高层差点被卡梅隆逼死,因为一次次的追加投资,一次次的延期,最后用了五年时间,花费了2.5亿美元,才最终制作完成。

    后期要不是派拉蒙救场,跟着追加了投资,二十世纪福克斯大概率要完。

    要知道,当时据说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几个高层,轮番拿着刀片去找卡梅隆,可见当初他们被逼到了什么程度。

    而要是迪士尼5.5亿美元砸下去扑腾不出水花,不说迪士尼会怎么样,至少包括迪士尼CEO罗伯特-艾格在内的一众高层,全部都要卷铺盖滚蛋。

    这大概率也是《加勒比海盗3》为什么要在06年8月份才开机拍摄的原因。

    很可能,他们是在等06年7月7日上映的《加勒比海盗2》的票房成绩。

    只有《加勒比海盗2》爆了,给了迪士尼足够的信心,他们才敢花费3.42亿美元制作《加勒比海盗3》。

    不过,到了曹阳这里,就完全没有这些顾虑了。

    迪士尼敢为了曹阳砸下5.5亿美元,这是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其实《新加勒比海盗》第二部和第三部连着拍的话,在曹阳这里,完全用不到5.5亿美元的制作费用。

    最大的原因,还是时间。

    原时空,在06年制作《加勒比海盗3》时,因为特效占比太大,仅仅是特效份费用,就烧掉了2亿美元。

    但现在是09年了。

    别看仅仅只是三年之差。

    在这三年里,因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特效技术的发展跟着大幅提高,并且更成熟了,特效公司的数量也跟着大幅增加。

    所带来的就是,特效制作的成本大大降低了。

    原来2亿的特效费用,现在1亿就能完全搞定。

    再加上,德普几个主要演员,也没有如同原时空那样,对续集电影狠狠的涨片酬。

    所以,这两部续集若是一起拍摄的制作预算,也就卡在了4.5亿美元左右。

    这也就降低了不少风险。

    迪士尼的董事会上,甚至都没有董事提出反对意见。

    可见“曹阳”这两个字的品牌效应,已经超过4.5亿美元了。

    在拍摄前,曹阳对于两部《加勒比海盗》续集的剧本做了不少改动。

    特别是第三部,因为里面涉及到了一个华人海盗“啸风”。

    曹阳对于第三部最不满意的,就是这个“啸风”以及电影里欧美对东方的刻板印象了。

    在欧美的电影里,只要涉及到东方,往往就是充满了东方主义色彩。

    比如《加勒比海盗3》里,啸风的“神秘阴险”形象——烟雾中的登场、风水罗盘等等。

    不仅延续了好莱坞对亚洲角色的刻板处理,并且对角色也只是简单化和符号化,缺乏必要的深度以及人物刻画。

    这也是绝大多数好莱坞电

第503章 探班的来了-->>(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