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方便跟自己离开。
    但关月和母亲正在说着,也不知道听没听到秦明的话。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走出关府大门,秦明感慨一声。
    却看到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员分散在街上。
    正行色匆匆的在一个个店铺中走动。
    想来应该是还在调查贪腐的案子。
    这次萧平山和赵瑾的死,不知道牵扯了多少人。
    但这些已经跟脱离了朝廷的秦明没什么关系了。
    坐上马车,秦明带着人来到了京城的铁匠铺。
    “你们这些工匠,全买下来需要多少钱?”
    马上要去岭南,秦明手上现在有不到十万两的银子。
    上次去参加宴会,得到了五万两白银。
    又从武威营抠出来了两万多。
    加起来也就七万多两银子。
    大乾王朝的银子购买力很强。
    一两银子等于一千铜板。
    平时在街上喝碗粥,吃个包子,最多就两个铜板,这还是在京城。
    三十两银子,已经够个三口之家安稳生活一年了。
    换做别的穷地方,三十两银子生活好几年都有可能。
    所以在秦明提出了这个问题后。
    铁匠铺的师傅想了想,指着自己身后的几个来讨生活的学徒道:
    “这位公子,我们不卖身,不过您要是想找铸造的帮手,这些学徒倒是可以,他们都是流民和孤儿,去哪里都一样。”
    听到这里,秦明微微皱眉。
    去岭南他就要开工做事的,找这些学徒,不一定能完成自己的要求。
    “你们这些人我全都要,开个价吧,跟我去别处做事。”
    “真不行,我们家就在这里,不会走的。”
    铁匠铺的人很为难。
    这里的几个老师傅在此处干了不少年月。
    受到了老板的诸多照顾。
    这个年代出来讨生活,干的就是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人情。
    “唉,看来你们还是绷着面子呢。”
    秦明摇头叹息,却并未离开。
    “老师傅一个月十两银子,学徒一个月三两,干的跟我走。”
    “您这……”
    几个老师傅迟疑的开口。
    其实他们里面,已经有人心动了。
    他们在这干活,一些老师傅每月才三五两的银子。
    秦明却给他们翻了三倍以上,这太吸引人了。
    
第一卷 第29章 钱就像是海绵里的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