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噼里啪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当元日到来,各家门户前都响起了爆竹声,而这也代表着大唐进入了大中十年。
    长安城内,大朝会如往日般进行,而后平淡结束。
    大朝会散去后,李忱召令狐綯、裴休、卢均三人及王宗实等人前来紫宸偏殿用膳。
    偏殿之中,李忱坐在金台上慢条斯理的吃着膳食,而左右则是以三相、四贵分庭就坐的南衙北司官员。
    令狐綯埋头吃着东西,卢均不在状态,裴休则是几次欲言又止。
    马公儒、王归长、王居方三人把酒言欢,而王宗实被孤立,独自饮酒。
    偏殿内的气氛,就这样诡异的平静下来,直到李忱举杯道:
    “国事艰难,今岁还将仰仗诸卿,有劳诸卿了!”
    “臣等愧不敢当,全赖陛下圣明裁断……”
    众人齐齐唱声,仿佛排练过一般。
    眼见众人如此态度,李忱脸上笑容得意,不免开口提议道:
    “如今虽天下安泰,皮藓之患却并不少,诸卿若有时事,皆可奏言!”
    面对李忱的志得意满,众人一时哑然,竟不知道说什么。
    淮南大饥,数十万饥民还徘徊在生死线上,这种时局竟然称“天下安泰”,这让群臣说什么?
    皇帝都已经定调了,他们如果说这些事情,那不是和皇帝唱反调吗?
    正因如此,令狐綯等人纷纷沉默,可他们不曾想到,裴休竟然开口了。
    “陛下,臣确有奏言!”
    李忱闻声看去,眼见是厘清了财政的裴休开口,他便展露自己的大度,朗声笑道:
    “裴相远见,不知有何时事需要奏言?”
    在他看来,裴休的奏言,无非就是关乎钱粮国库的事情罢了,却不想裴休作揖道:
    “如今改元十年有余,而太子未建,国本不稳。”
    “臣请陛下早建太子,以稳国本!”
    裴休此言并无不妥,毕竟李忱如今四十有六,而大唐自顺宗以来六位皇帝都没能活过五十岁,因此建立太子之事迫在眉睫。
    更何况以裴休观察,随着皇帝逐渐老迈,南衙北司的官员也开始挑选皇子站队,其中南衙大部分是选择长子的郓王李温,而北司大部分是选择更受宠的夔王李滋。
    国本要是不稳固,那很有可能会再度爆发党争,而大唐已然经受不起党争的折腾了。
    正因如此,裴休才会大胆谏言,希望李忱早早建立太子,避免诸子争储的同时引发党争。
    “诸卿以为如何?”
    李忱脸上的笑容突然凝固,片刻后放下酒杯,平淡扫视众人。
    “臣以为,陛下自有圣断。”
    “臣附议……”
    令狐綯与卢均先后表态不干涉,但四贵之一的马公儒见状却作揖道:“臣觉得夔王李滋聪慧,宜立太子!”
    “臣附议!”王归长与王居方跟上附议,毕竟他们都知道李忱喜欢李滋。
    在他们看来,皇帝立太子,无非就是在李温和李滋之间二选一罢了。
    只是他们没想到,李忱的脑回路不同于众人,以他这般年纪,他竟然硬生生走出了第三条路。
    “若建太子,朕岂非为闲人乎?”
    李忱缓缓开口,偏殿内众人纷纷流出冷汗,而马公儒三人更是哑然,嘴张了又张,却不敢说什么。
    哪怕是提出这个谏言的裴休,此刻也噤若寒蝉。
    立太子则皇帝为闲人,皇帝这话的意思,岂不是觉得他们是想借立太子来架空他?
    这样的回答,谁若是敢应声,那便真的嫌命长了。
    “哈哈!说笑罢了!”
    李忱忽然大笑,众人也纷纷跟着尴尬笑了起来。
    尽管殿内气氛有所回升,可众人并不觉得李忱那话是说笑。
    一时间,众人纷纷将话题引到了别处去,直到李忱准备服用“长年药”,群臣才匆匆离去,不敢逗留。
    令狐綯与卢均走的最急,裴休居中,而马公儒、王居方、王归长三人走在裴休身后,最后的则是王宗实。
    望着裴休的背影,马公儒皱眉道:“至尊如今四十有六,若不立太子,郓王必然要与夔王争储。”
    “就这样僵持也好,”王归长打岔道:
    “夔王如今不过十二岁,若是继续僵持几年,夔王长成,支持他的官员会更多。”
    “这倒是……”王居方也附和起来,接着三人朝北司走去,而跟在他们身后的王宗实则是停了下来。
    不多时,王宗会的身影从东边急匆匆走来,王宗实瞥了他一眼,随后才抬腿继续向前走。
    “阿兄……”
    “事情办的如何了?”
    王宗会跟了上来,王宗实则是头也不回的询问。
    对此,王宗会献媚道:“郓王那边都打点好了,他本人也更亲近阿兄您和丌(qí)副使。”
    “如此便好……”
    王宗会没有将紫宸殿的事情告诉王宗会,因为没有必要。
    至于他为什么选择郓王李温,主要是因为马公儒他们选择了夔王李滋,而他们又屡次排挤自己,自己自
第210章 大中十年(月底求双倍月票)-->>(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