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便得到了张淮溶的接见。
    跟随兵卒来到内堂时,他也见到了坐在主位和次位的张议潮、张淮溶。
    “刺史、司马……”
    刘继隆站在内堂正中,对二人行礼作揖。
    张淮溶示意他坐下,同时询问:“军饷发完了?”
    “是,山丹折冲府弟兄们的军饷都发完了。”刘继隆回应着,目光也盯着张淮溶的手。
    张淮溶他们已经用过晚饭,此刻正在饮茶。
    唐代的茶主要还是以煎茶为主,哪怕吐蕃禁止许多大唐文化,可煎茶文化却不是那么容易废除的。
    不止是河西的汉人豪强在延续茶文化,就连吐蕃贵族也在延续茶文化。
    列具、取火、用水、炙茶、碾茶、罗茶、煮水、投茶、投盐、育华、酌茶等过程看得人眼花缭乱。
    直至茶叶被磨为粉末状,张淮溶才将其赶到了茶碗中,抬头看向刘继隆:“喜欢辛辣些还是甜腻些?”
    “就这样冲些水就行。”刘继隆可不喜欢喝这个时代的茶。
    张淮溶闻言颔首,简单冲水后,便示意身旁的兵卒将茶碗端给了刘继隆。
    与此同时,他则是往自己与张议潮的茶碗中添加起了葱、姜、大枣、桂皮、橘皮等物。
    瞧着他的一番操作,刘继隆端起茶碗抿了一口,眉头紧皱,心里暗下决心:“等弄出了铁锅,我一定要把炒茶弄出来!”
    艰难吞下口中的茶水,刘继隆这才安下心来等待。
    张议潮的心思不在茶水上,因此也只是抿了一口,便看向刘继隆。
    “你的章程我看过,写的很不错,就是字差了些,回去后要好好练字。”
    “是……”刘继隆汗颜。
    “山丹的屯垦事宜,未曾见你写在章程上,只是说视情况而定,我倒是想知道,你是怎么视情况而定的?”
    张议潮对刘继隆治理山丹的想法很上心,毕竟沙州不缺将才,真正缺乏的是帅才和治才。
    对此,刘继隆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他没有藏着掖着,抬手作揖的同时解释道:
    “农耕之事,首在于田,其次为水,再次为肥。”
    “末将幼时跟随家中族人耕种,便发现若是将粪便堆肥,掺入草木灰尘、绿肥后,更能提升粮食产量。”
    “我观城
第42章 治山丹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