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思索了三天之后这才想到,这牛我没有办法变出来,但我可以改一下犁啊!
    然后陈宫就找到了李余留下的书简之中,找到了物理一册。
    而物理之中力学是最基础的,陈宫闭门研究了十几天后,终于研制出来了这个符合物理学的新犁。
    然后李余就突然想起来了,这陈宫闭门了十多天,就搞出来了这玩意,那徐庶呢?
    徐庶该不会给自己整了一个更大的活吧?
    想到这里李余慌忙朝着徐庶的方向走了过去,徐庶也已经好几天没见人了。
    跑到徐庶的房间之中,将徐庶的房门打开。
    徐庶一个人坐在一堆书简之中,头发散乱面容枯槁。
    见李余进来了,赶忙站起身来,对着李余行了一礼。
    “先生。”
    李余看着徐庶这一副模样,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
    该不会徐庶都已经有头绪了吧?
    “数日闭门,可有所得?”
    徐庶摇了摇头,一脸憔悴的看着李余道。
    “先生之智有如大海,学生不过于海边拾贝,不得大海之瑰丽,让先生失望了。”
    见徐庶没有所得,李余不由得笑了起来,上前将徐庶的手拉住朝门外走去。
    “穷经皓首不过只能学他人皮毛,学以致知方可通晓世间之理。”
    徐庶看着李余关切的模样,不由得有些感动。
    “先生……”
    徐庶跟在李余身边,一同出门而走,一边走一边聊着。
    “这几日为何闭门啊?”
    “学生见洛阳城中不过十余万人,文和一人足矣,又对先生之策心向往之,便不由得沉浸其中,这一晃便是三五日。”
    李余点了点头,这些人的向学之心李余可太了解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九年义务的书与那些四书五经之类的书不同。
    九年义务的书更偏向于实践一些,也就是说在生活之中处处皆可与书中之理融会贯通。
    如今徐庶见了锄头就想起来了李余书中的杠杆原理。
    
第四十九章 粮种?-->>(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