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随口道:“自然跟厂区在一起,这有什么建议,分离出来的话太麻烦,而且新电池厂的技术科有几个人?”
“一共三十七人,豫省那边的工厂有五十六人,不过还没谈,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
周丰年道:“加起来也没两百人,暂时没有分离的必要,就在津口吧.这种事也打电话问我,你没和鲁副所长商量吗?”
他有点担心周显阳去了喧宾夺主,这种事不该周显阳出面,现在怎么轮到他给自己打电话了。
不过周显阳十分了解他这个父亲,在电话另一头连忙说道:“这不是想到你要加入技术研发这里,要是留在津口,你会不会不方便
还有新厂以后肯定得扩张技术科,到时候人手必定会增加,就算现在没有,以后技术研究人员也会增加.这也是鲁副所长的意思,电话是免提的,他就在我旁边。”
生产厂区和技术科分开的不是没有,但那都是技术储备强大的到能主导生产的,现在电池厂的技术研究人员还太少。
不过要是周丰年参与进来,那研究力量肯定会增多,而且周丰年也不太可能为了一点事就跑津口,那事太多了。
周丰年想了一下,随后说道:“你们决定就行,这是机器人研究所和飞扬电器厂的电池厂,研发工作也不是什么麻烦事,多结合实际情况考虑一下。”
电话另一边的鲁副所长闻言后,便连忙开口说道:“我知道了,领导,那这件事就这么办。”
等挂断电话后,鲁俊峰转头对周显阳说道:“周厂长,那就把新电池厂的技术科留在津口吧,要是研究人员扩张了,再考虑其他的..”
刚才的话鲁俊峰听得清楚,周丰年不喜欢为了他就大搞特搞,而且还有让周显阳打电话的事.
这事应该由机器人研究所主导,周显阳就是享受分红和技术的股东,不该由他出面的。
周显阳道:“行,那就听你的,鲁副所长。”
两人很快便和津口的工业局谈妥了股份制改革。
50.9%的股份被划分给机器人研究所,这是工业部给的指导规划。
20%的股份被飞扬电器厂购买,这部分花了七百五十万。
25%的股份被周显阳私人购买,他掏了将近一千万,余下的4.1%分给了所有厂职工。
职工个人股份是绕不开的,必须要分给他们一些,不然改革就进行不下去。
而且这家电池厂总共价值就两千万出头,周显阳一个人就出了将近一千七百多万,差不多相当于他一个人出了八成的钱来购买工厂。
短时间看,周显阳吃了一个不小的亏,清算工厂资产的话也不用他出这么多,出个一千万完全足够。
但此举让津口工业局无比满意,就算以后他们发现电池厂大赚,自己亏损很多也不能反悔。
当初收钱的时候那么开心,看到新厂赚钱就想反悔?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长远来看,周显阳肯定是赚的,甚至在周丰年研究新的电池技术后,这家工厂很可能会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电池巨头。
将来发展成能源巨头几乎都是板上钉钉的事,今天给出了一千多万,二十年内就是上千倍的回报。
——————
南锣鼓巷街道办。
“近期家安服装厂向咱们递来招工申请,有三百个工作名额,一会余副主任去落实一下,尽量将要求宣传清楚,然后统计人数”
周燕在会议上安排说道,家安服装厂正是周家安的新工厂,招工名额也交给周燕来办了。
现在工厂想要招工的话,最好还是和当地街道办对接。
他们掌控当地居民的户口,知道有多少人待家无业、学历如何.工厂自己招工的话,招来的人不清楚根底,很可能鱼龙混杂。
大部分工厂只要稳妥的工人,所以交给街道办是最好的选择,他们能快速筛选出一批人,而且对工厂也有个保证。
不过街道办一般只接少部分招工,比如饭馆要六七个服务员之类的。
像周家安这样的,一下子要
第363章 一市父母官拜访-->>(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