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4章 说得好,宽慰吾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也想起大唐那些诗词文章里,那些都护岂能不教人向往?

    也想起大汉……

    北庭都护,当要名震天下,镇服草原诸部,为天下盛世尽忠职守。

    不知来日,可会有人把他岳飞写进诗词里去?也有人写“大同逢候骑,都护在草原”之事?

    去也!

    苏武,归也!

    还有那吴玠,也是踌躇满志站在临潢府城池之上,遥遥挥手告别,挥别燕王,挥别弟弟……

    他的事极多,修缮城防,扩宽挖深那早已成了水沟的临潢府护城河,还有诸多道路堡寨要修……

    更还有许多差事,要一直保持对女真人的侦查监视,特别是大定府,大定府可真不远……

    过谟葛失,沿路皆有护送,谟葛失自也派人帮着运送诸般辎重之物。

    半路上,黄昏宿夜,苏武接到一封信……

    信件展开在看,苏武便也皱眉,张孝纯发来了,让苏武上奏请罪自辩。

    苏武脸上苦笑,把书信递给一旁的吴用,吴用自也在看,看得皱眉。

    简易营帐里,忙碌之人也多,吴用起身,比手作请。

    苏武也起身,往营帐之外走去,多走几步,左右无人,吴用开口:“大王,许可如张相公所言,上奏自辩一二……”

    “嗯?”苏武只出了一个音。

    “下官以为,人言还可再乱一乱,此上奏,可多去几道,一道往枢密院,一道往中书门下政事堂,一道往御史台,一道往那太学去。更还要有一道,去那易安居士之处……”

    吴用慢慢说着。

    苏武自也懂得,前面的许都没什么意义,真正有意义的是易安居士那一道,易安居士解决不了这件事,苏武头前也不曾想过要让易安居士来帮什么忙,但这件事的舆论一番发酵许久了,此时此刻,易安居士再添把火的作用还是有的……

    “还当去一道给李纲,去一道给老宗泽,还有张叔夜,让他们都先看一眼,知晓一二,必然也奔走呼号一番……”这是苏武补充之语。

    “再好不过!”吴用点着头,舆论上的事,自是越乱越好,但吴用又问:“大王,眼前大同之事,该当如何?要不,咱就不走大同了,其实还是有道路可以回的,多寻几个向导来,咱们从大同以东寻山路回去,只要山路能走开人马,回去不难……”

    吴用慢慢说着,便也不假,这个时候的燕山防线,不比大明时代,缺口还是有的,只要寻得到,抛却车架,人与马回燕云,定是可以。

    只要进了燕云,那自就饿不着了。

    却听苏武一语:“就走大同!”

    “啊?”吴用心中惊骇不已,非要走大同?那这是……要干了?

    苏武忽然抬头望天,天高气爽,银汉又来了,璀璨夺目。

    苏武盯着银汉在看,口中慢慢再说:“往后再也没有今日之借口了……这个借口,好也罢,不好也罢,此时不动,来日更是名不正言不顺,若非女真之事紧迫在前,许我也忍不到今日……”

    吴用一时只觉得恍惚,大王这是什么话语?这是能听的话语吗?

    恍惚一过,吴用就是心中狂喜,一时不知说什么,只管顺着说:“是啊,着实是女真之事紧迫在前,许有人说什么攘外必先安内,大王之念,自是天下社稷为要,攘外为要,所以大王才是真为天下计,为子孙万代计!”

    “不必说这些了,你我二人在此,你我之间,说再多话语,也贴不了多少金,你啊……其实早就知道我心中所想之事,倒是难为你了!”

    苏武依旧抬头,要把这璀璨银汉从头看到尾,认真看。

    吴用立马躬身:“这大宋朝,早已糜烂不堪,皆是门户私计,不破不立,社稷之事,尧舜禹汤,大夏殷商大周,大秦大汉……社稷非一家之社稷,是天下人之社稷,大王只要做得好,百姓只要觉得大王好,万代之事,自有公正!”

    苏武微微转头,这厮……真的琢磨了许多,真琢磨透了,真知道他苏武每日在愁什么事,真会开解!

    看了一眼吴用,苏武再抬头,银汉还没看完,慢慢有言:“非一己之私名,若只是一己之私名,不至于此啊,我只是想让读书人少一些蛊惑,让忠义之辈多几分宽容,让天下人少一些枉死,兴亡百姓皆苦,打起来,打多了,不知多少百姓没有活路?枯骨满地,大好的江山,来日要重新收拾,我不愿见也……”

    “大王这般思索,才是天下之主所为之事,那赵官家比之大王,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云泥之别也!”

    吴用只管来夸。

    苏武微微一笑:“你呢,好就好在……书没有读好,没读到骨子里。”

    “啊?”吴用稍稍一愣,笑来一语:“下官其实是把书读得透彻……”

    苏武继续来说:“许你自幼,家境还算殷实,奈何没拜到一个好座师,正书读来不透,杂书读了满心,连考不中,家财也散,心生怨怼……”

    吴用当真点头:“大王说得不差,其实啊,昔日里,下官也曾游历齐州青州之地,曾也想拜在李赵门庭,奈何着实诗书文章差了些……”

    “好了,不说这些了,此番大同去,也要有一些布置,你听我言……”苏武此去大同,岂能不出手段?

    “……”吴用侧耳躬身,等得认真。

    苏武许久不言,却来一语:“终究也是小人之道,总是想起汉高祖与楚霸王……”

    吴用连忙开口:“大王,正奇相倚,才是致胜之道!便说官场,何为能吏?中正君子是能吏乎?定然不是,能吏者,自有一番堂皇之道,更也要有狡诈手段,何也?自要比坏人还有手段,才能胜过坏人!也说天子,都说天子以仁义治天下,此言自是正道,但世人蝇营狗苟在心,圣贤之君,从来都是手段百出,有手段百出,才有资格有能力为国为民。所以,圣贤天子,定也是正奇相合,洞察人性,阴阳得当!”

    “说得好,宽慰吾心!”苏武此时此刻,真是太喜欢吴用了!

    有时候,许真要这么一个人,这就是……辨经人!

    辨给苏武听,更要辨给天下人听!

    干!

    (兄弟们,晚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