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1章 大王,未想……未想我竟也能一呼百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远远不是,宋立国之初,那也一样,有的是揭竿而起的义士。

    就好比四川境内,那更是乱如麻,杀得是尸山血海。

    导致宋人防备武人,防备到什么地步了?连民族脊梁都被抽去了大半。

    苏武难道往后也要这么防备武人?

    说王莽篡汉,王莽之篡,几乎就是教科书里最标准的篡位了,只待刘家大义一起,舆论风向一变,真说刘秀是位面之子能召唤陨石?所以能以些许乌合之众就败王莽几十万大军?

    那是有谈笑的成分在其中,刘秀之起,那是中原世家大族鼎力支持之缘故,这就是舆论风向,这就是所谓大义。

    也是司马篡魏,篡完就好了?天下立马就乱,大乱也在不远。

    还说曹老板,他生前不取,何也?皆因曹老板对汉还有念想?有忠义?

    岂能不也是想避免此时苏武眼前之事?

    那荀彧之辈,是汉臣还是曹魏之臣?天下人心,在汉还是在曹魏?蜀汉何以小国寡民还能频频北伐?

    自也要说满清,但凡名不正言不顺的时候,满清入关之后的屠刀何等狠厉?士大夫也辨经不少,但天下之乱可还少?

    满清的皇帝,哪个不是战战兢兢,清朝初年,起义遍地。

    三藩之乱,其实也是一个道理,真去了解吴三桂之北伐之战,从结果看,吴三桂好似没什么,其实真在当时,真看史料,吴三桂之攻势凌厉非常,一度真有成功的可能。

    当时局势,只道真如电视剧里那么简单?一度吓得满清朝臣之中,有求和之意者,数不胜数。

    何以有文字狱?吓的,战战兢兢,草木皆兵,乃至还有什么天地会红花会之类,各种宗教作乱,从来不停,哪个不是要反清复明?

    整个满清那么多年,防汉人,那比什么都重要,多少代人过去了,重要性依旧不减。

    这些事,放在大历史里,多不起眼,只道是国一立,万事皆妥,就是四海升平,但在当世来看,那是何等的麻烦,日日焦头烂额,贯穿始终。

    苏武如今所为,多就是为了避免这些事,辨经,就是舆论,得有人来舆论……

    大宋发展到而今,人口,经济,冶金,手工,商业,农业……

    苏武不愿打个烂糟糟之后,再等两三代人去恢复……

    苏武更不愿对这个民族真正的脊梁去挥舞屠刀。

    难道真要与岳飞来个刀兵相向?

    那苏武做的这一切,哪里还有多少正当性?

    或者去忽悠岳飞?

    岳飞这般的人,能那般的死,这是何等的精神信仰之力量?

    被人说了千年的愚忠之辈,能是几言几语忽悠得住的?

    如果岳飞真是几言几语就忽悠得住之人,华夏这个民族与国家,就不足以真正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高处。

    苏武很是清醒!

    这也是在说一件很本质的事,为何岳飞得苏武想尽办法去顾虑?

    为何秦桧就可以直接被苏武所用?苏武不担心秦桧?

    岳飞与秦桧,其实就是这大宋朝的一体两面!

    一面是苏武需要去顾虑、顾及、顾忌的……

    一面是苏武只要有武力、势力、实力就可以解决的……

    当然有全凭武力、势力、实力解决一切的办法,只管遇到谁说一个“不”字,提刀就砍了去。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最后被逼无奈的办法。

    但凡还有一些其他的办法,苏武就要多做一做,来日就会少几分后遗症。

    再思,苏武自就思索眼前之战局了,怎么能接触到耶律余睹,这件事就是破局之关键……

    却是门外,室韦大王莫尔根正在请见。

    苏武召其入见。

    莫尔根满脸欢喜,拜见之后,立马来说:“大王,未想……未想我竟也能一呼百应。”

    这是在显摆功绩。

    苏武倒也配合:“哦?怎么说?是……契丹人之事?”

    室韦大王连连点头:“正是正是,大王高明,头前我不是派人去征召契丹人来支援吗?只待我人派去不久,就在北边,不过二三百里,也是草原边缘之处,就碰上了一部契丹,只待使者说清楚缘由,那一部之契丹,个个义愤填膺,青壮之辈,拿起兵刃,一刻不等就要赶来……”

    苏武自也惊喜,就问:“来了吗?”

    室韦大王连连点头:“来了来了,使者派快骑先来报了一番,怕引起大王军中游骑误会,还请大王之令,派人前去迎接,来得极快,许明日就到了!”

    “来了多少?”苏武着实也没想到,这件事起初没太当回事,未想见效这么快。

    也是这契丹人,岂能不恨女真?而苏武与契丹,还真没结什么仇怨,大义名分里说,他苏武这个宋人,自也真是契丹的兄弟。

    辽宋之好,那已历经百年考验!百年不战,好几代人了,岂不是情比金坚!

    还有室韦大王这个契丹女婿,更也是契丹人最好的兄弟之邦。

    一呼百应,还真有那么一点合理。

    “来了至少七八百号!”室韦大王说着,看了看苏武,又怕苏武嫌少,又道:“那部落里的领头人与老人,也还说……说此事定要鼎力,还当亲自往其他契丹部落去说项招揽,当把消息传遍周遭各处契丹部落里去!”

    “甚好!”苏武已然起身了,心中自也激动,他的激动,不是因为来了多少契丹人助阵。

    而是……

    好似接触耶律余睹之事,有了办法……

    至少有了一个眉目。

    这事得谋,就从契丹人身上谋。

    契丹人能来投效苏武,岂能没有契丹人愿意去投降耶律余睹求个荣华富贵?

    这里的人,或者说这里的契丹人,那着实不好冒充,一开口一说话,乃至一看模样气质,闻一闻身上的气味,就可辨别真伪。

    所以,苏武军中那些人,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难以在金人极为严格的管控之下见到耶律余睹。

    但从山林里出来的契丹人,要投效耶律余睹换个富贵安定的生活,这件事太合理不过。

    如此……只要从契丹人里选个人出来,接触耶律余睹的事情,好似就不难了……

    这个人的身份,还不能高,高了女真人就会警觉,就得是正儿八经山林里的底层契丹百姓。

    这个人还得聪明……又身份不能太低,得有一批契丹人听他的……

    想来,时不时有那不少活不下去的契丹人去寻耶律余睹庇护,这件事,当是寻常之事……

    

第351章 大王,未想……未想我竟也能一呼百应。-->>(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