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二十三章 交流想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可竹丝在她手里却格外不听话,要么挑错了经线,要么压错了纬线,还不小心被竹丝边缘划破了手指,渗出一点血珠。

    “看着简单,做起来也太难了!”林梦柔笑着摇摇头,眼神里却满是执着,“周师傅,您再教我一次,我一定学会。”

    周师傅耐心地手把手教她,纠正她的手势和力道。

    在周师傅的指导下,林梦柔慢慢找到了感觉,虽然编出来的花纹还有些歪歪扭扭,但已经能看出雏形了。

    “太有成就感了!”她举起自己编的小挂件,兴奋地说,“这种亲手创作的感觉,是电脑设计给不了的。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竹编产品能让人觉得有温度了。”

    第二天,他们去了沈师傅的缂丝坊。沈师傅特意准备了一台小型缂丝织机,现场演示了“通经断纬”的核心技法。

    他手指拈起一根彩色丝线,穿过梭子,然后将梭子快速穿梭在经线之间。

    随着梭子的移动,一幅兰草纹的图案逐渐在素色的面料上显现出来,线条流畅,色彩过渡自然,像极了水墨画。

    “缂丝最讲究‘通经断纬’,经线是固定的,纬线根据图案的颜色不断更换,这样才能织出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图案。”

    沈师傅一边织,一边讲解,“比如这兰草的叶子,要从深绿到浅绿渐变,就得换三种不同深浅的丝线,每换一种丝线,就要重新起头、收尾,不能有一点破绽。”

    陈阳凑得很近,仔细观察着沈师傅换线、穿梭的每一个细节,还用相机拍下了不同针法的特写。

    “这种针法太精妙了!”他感慨道,“兰草的叶脉用细丝线,边缘用略粗一点的丝线,这样就能呈现出立体感。我之前设计图案,只考虑了视觉效果,没有考虑工艺的可行性,现在看来,好的设计必须和工艺紧密结合。”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还拜访了做榫卯结构的老木匠张师傅、做油纸伞的刘师傅、做蓝印花布的吴匠人。

    每到一处,他们都认真听手艺人讲解

第九百二十三章 交流想法-->>(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