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非遗进奢侈品’的项目,想把缂丝、苏绣纹样用在高端包袋、服饰上,找了好几个缂丝工匠,都达不到‘水波纹’的细腻度,沈师傅愿意对外合作吗?”
徐佳莹笑着接话:“沈师傅是苏州缂丝的非遗传承人,一直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缂丝工艺,不是那种流水线的批量生产,而是真正的手工织造。我们‘古艺新境’的缂丝体验区就是他帮忙设计的,连织机的摆放位置、经线的张力调试,都是他带着徒弟手把手教的。”
“上周我们去他的缂丝坊,他还拿出珍藏的‘扁金线’给我们看,说要用来织‘古艺新境’的开业纪念扇面。以后有机会,我们可以约个时间,带您去他的缂丝坊看看,正好也能聊聊纹样的设计。”
顾曼殊的目光再次落回苏木身上,眼神里多了几分欣赏。
“苏先生能放下杭州的两家公司,木槿传媒和澜清宠物,对吧?我之前看过你们的资料,”
她顿了顿,身体微微向苏木倾斜,拉近了两人的距离,“来苏州深耕传统工艺,这份魄力真让人佩服。我看了木槿传媒制作的《江南工艺十二时辰》预告片,里面对缂丝‘水浪纹’的镜头特写、对赵姨研磨香粉的慢动作捕捉,都特别有温度。”
“比很多商业化的纪录片更懂传统工艺的灵魂。听说您之前在文旅行业也做过不少成功案例?我们‘曼殊集’明年想做一场全国巡回的非遗文创展,从苏州到杭州,再到上海,要是能邀请您来做策展顾问,把控工艺细节和展陈逻辑,肯定能更出彩。”
苏木察觉到她的靠近,以及那过于专注的目光,不动声色地往徐佳莹身边挪了挪,伸手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耳边碎发。
这个动作自然而亲昵,带着明确的边界感。
“谢谢顾总看重,不过我现在主要精力都在‘古艺新境’上,从施工进度到文创产品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得盯紧,
第九百零一章 情敌-->>(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