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应对多线战事,必须通过一场决战结束内战。”
我像往常一样向努巴尔伯爵解释,这是必要的投入。努巴尔伯爵向来谨慎,不仅在金钱方面,在决策上也常与我这位皇帝持不同意见。
话虽如此,我并不觉得努巴尔伯爵讨厌,反而相当欣赏他。这并非因为我曾身为傀儡却敢反抗前首相派系,而是欣赏他的行事风格。
自加冕典礼以来,我在工作中发现,努巴尔伯爵非常擅长合理分配有限资源,让每一分力都用在刀刃上。如今皇宫能正常运转,便是最好的证明。
加冕典礼举行时,皇宫大部分人员都受制于前首相与前礼部尚书,只有经间谍核实“无害”的人才能重返岗位,人手本就短缺。正是靠着努巴尔伯爵的统筹,皇宫才得以在如此窘迫的情况下维持运转。
“陛下所言极是,只是我们目前实在难以承担额外开支。那么请陛下告知,决战定在何时?”
“我正想将最新消息告知各位。今早刚收到前线传来的情报。”
前礼部尚书死后,他的次子奥古斯特·德·阿基卡尔趁机掌控领地,自封“第二代阿基卡尔大公”,宣布脱离帝国独立。他与同样独立的西吉斯蒙德·德·范·拉乌尔结成“大公联盟”,搁置此前“首相派”与“摄政派”的矛盾,共同起兵反抗我们。
作为应对,我故意放走了被俘的前礼部尚书之孙菲利普·德·阿基卡尔,并暗中支持他起兵。前礼部尚书的儿子们本就不和,许多贵族也对与宿敌拉乌尔结盟不满。
因此,阿基卡尔家族分裂为奥古斯特派与菲利普派,爆发激烈的继承权之争,周边贵族也纷纷卷入其中。
“菲利普派势力正在壮大,据说已击杀奥古斯特·德·阿基卡尔的长子。”
菲利普派能从一无所有,发展到足以对抗已初具“国家”形态的奥古斯特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寻回了前礼部尚书的遗体——通过为前礼部尚书举办哀悼仪式,他们成功将自己塑造成“正统继承者”。
“当初放走菲利普,甚至允许前礼部尚书的遗体被夺走,确实有损帝国威望,但从结果来看,这个决策还算明智。”
贵族们面无表情地看着我,没有任何反应——他们似乎早已习惯我这样操纵局势。
“还有一件事,原阿基卡尔王国的贵族们,终于发动叛乱了。”
昔日的阿基卡尔王国,在邦古达特帝国从洛泰尔帝国手中夺取领土时,曾作为独立国家进行最顽强的抵抗,却被前任皇帝用计夺走大片领土。他们对邦古达特人积怨已久,表面上服从奥古斯特,实则一直在寻找发泄怒火的机会。如今,他们终于出手了。
“阿基卡尔地区已分裂为三个派系,各派系控制的领土犬牙交错,战局陷入泥潭。”
无论如何,只要原阿基卡尔王国的贵族们存在,日后统治那片地区就会困难重重。如今他们自相残杀,反而为我们日后接管省去不少麻烦。
“今早传来的更
皇帝出征(1)-->>(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